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付珊
[导读] 学生是学习的关键要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关键思想。
        付珊
        四川省阆中市玉台镇玉台中心学校 四川 阆中 637450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关键要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关键思想。遵循这个想法,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主要作用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如何发展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观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活动
        教学不是教学。主观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是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逐步学习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更新自己传统的教学思维,研究与分析学生的特性,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教,慢慢地引导学生向科学的方向前行。
        一、根据新计划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点,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某些小学数学课中,学生的主体性未完全包含在课堂中,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改善这种情况,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使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需求,并确保学习效率,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数学课程,则学生将能够产生学习情感,并渴望探索相互关联的数学教学课程。例如,通过分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学生A可以充分发挥主观性,并主动准备数学成绩。因此,在教室里,当老师提出文图时,学生A自然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学生A通过阅读书籍等来快速理解分数比较知识的内容。 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发挥课堂中的主体性,可以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性思维能力。
        二、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重点介绍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
        1.渗透生活教学的观念,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对数字的相当简单的研究,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促进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步骤。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丰富而激动人心的生活经验,并允许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使每个人都对小学数学的实用性有更好的了解,并鼓励每个人都使用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让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增加了数学教育的现实性。数学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到现实生活中,以便学生可以轻松,良好地学习数学教科书的知识。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很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以便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协作学习。教师可以使用现有的数学教科书和教具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对自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在猜谜语,在故事中运用他们的知识,或者探索和讨论在团队中。这种独立和协作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数学学习,而且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娱乐性相匹配。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们会喜欢上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下载一些相关的照片,以便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并用大脑进行猜测,这是直观且易于有效教授的。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分析小学教科书的知识点,并开发多种教学方案,充分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数学热情,并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当老师谈论一个圈子时,他们可以提供示例。示例应该是现实生活,并选择学生可以看到和触摸的东西,例如轮子,圆桌,人孔盖,游泳池等。允许学生提供示例,这些示例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点记忆,还可以发挥主观的学生主动性,然后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学习环境中来。例如:通过讲授“与他人共享”,您可以从游戏“爱的拥抱”多元化节目“快乐大本营”中学习。老师是领导者,孩子们围成一圈。老师喊着爱的拥抱,爱的拥抱,最后告诉数字。例如:说2,只将2个人合在一起,说3只将3个人合在一起,依此类推。游戏中,孩子们会明白分数是平均的,但是,有时会有盈余,就是剩下来的人。通过创建这种情况,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相同的点数和平均的点数,了解与其他可分割与分隔线共享的区别,孩子们会在在平均游戏结束后出现体验持久性现象,让学生体验游戏中数学的乐趣。
        3.改变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教师在小学教学发展中,发展学生创新技能的重要工具。作为学习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自觉鼓励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观点,并通过观察问题来发展自己的见识和创新意识。数学知识的获得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国内外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和数学家通过不断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室里教书时,应该给老师更多的机会,以建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通过分析问题的性质,他们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原理,从而使学生得以提高。因此,改变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4.提高学生解决实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在数学中。知识来自生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知识整合到他们的生活中,以改变学生的口头学习方式和公式应用方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问题,尽管有些学生可能会写出正确的答案,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他们的思维过程。再加上,老师也忽略了学生上楼梯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描述他们关于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想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如有疑问,教师可以立即提醒学生,这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使学生对应用数学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哪些方面包含数学知识,并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自己解决,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观察未来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自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赞扬学生的进步,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行为或做法是错误的时,他们非常害怕会被老师指责。教师需要专注于此功能,并允许学生解释错误,并提供纠正的机会。还应该告诉学生,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可以安慰他们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结语
        简而言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影响小学数学课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非常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地改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思维发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凤鸣.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J]. 读与写(上,下旬), 2017, 014(019):140-144.
        [2]杨小玲. 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 赢未来, 2017, 000(013):0156-0156.
        [3]周阳丽. 论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