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南坪乡营上小学
摘要:数学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并且是所有哲学和理论思考与演绎的基础。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并增强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格性。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知识,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小学数学教学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开端,如何使无聊和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是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在课堂上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一、分析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受到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来训练学生。为此,教师必须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不同内容对课程进行分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改变,并提出反馈意见,进而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提高课堂教学指向性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某个概念,发现特定的定理和规则,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无论知识的结构多么复杂,思维过程如何不断变化,都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教学大纲和指向始终是教学核心内容。所以,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还应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要内容,以便学生狗可以观察和分析中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
(二)逐层展开教学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上说讲授的知识点很密集,这导致学生很容易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无法立即掌握,并影响接下来的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层次性差异,展开层次性教学,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各个方面获得明显的提升。
(三)借助直观实验开展教学
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抽象性会导致学生产生思维障碍,使得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相应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性转化,带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变化规律,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学生从简单的方式(从表面到内部、从感知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了解抽象知识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非常实际的学科,许多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相关知识,突破最困难的地方,进而缩小思维差距,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师生关系良好,还可以实现师生间心理上的兼容,从而使大家都沉浸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也会充满了激情,学生也会被学习所吸收,并充满了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大家建立深厚的友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真诚的眼神、友善的态度和热情的赞美来填满师生之间的鸿沟,从而为每位学生提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帮助学生解决棘手的问题。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关怀、热情、耐心和信任,才能使学生能够主动亲近老师,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民主氛围,进行民主对话和民主交流,从而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严格的管理方式,这导致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也不利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只有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实现这两个方面,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站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以便学生可以积极接受教师的建议。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改变小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情境,逐渐与老师变得更加情境。小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教师若能主动关注学生,必然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精神状态。自信的人可以依靠自己的长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信心需要在成功和激励中逐渐积累。一个人越成功,就越自信,学生的成就越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只有学生达到足够的水平时,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目标标准。
三、联系生活,开展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教”和“学”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内化过程。根据这一教学原则和规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使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学习知识。所以,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开展情境教学,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期间,教师也可以根据某些评估结果赋予学生自主权,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与探究。小学生好奇,活跃并且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游戏进行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数字时,教师可以可以找到9个学生,让他们上台领取数字,并进行展示。而教师可以通过念人名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组合,并快速阅读。如果阅读正确,就记一分。如果阅读不正确,便不加分。在游戏中,学生的大脑非常兴奋,他们的思维也非常专注。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这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很难学习的学科。但是,若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时,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并适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通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将数学的抽象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学习距离、时间和速度有关的公式,教师可以列出生活中的几个例子,以便学生可以感受和学习,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该公式的含义。学生经常面临以下问题: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距离和速度,这也将使每个学生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将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当单独研究某些数学公式时,它们可能是抽象的且难以理解,但如果将它们与生活想联系,必然能提高学生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存在于我们身边,这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善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使大家从小学好数学,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而稳定的基础。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使数学在生活中不断发光。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性,在课堂上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并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快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特征,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创建有效的课堂是小学数学的核心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开展教学工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刘忠锋.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