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马忠虎
[导读] 课堂教学极其重要, 是学生们获取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效果通常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
        马忠虎
        宁夏海原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摘要:课堂教学极其重要, 是学生们获取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效果通常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时时进行自我反思探究活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益于能够科学教学资源, 精心备课, 发掘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物理学生质疑问难, 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以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阶段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的巨大压力,只有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放在首位,根据新课改理念的指导积极创新和改进当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做好课前准备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在此环节,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课程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一天安排学生阅读课本,有效预习学习新课内容。基于此,在之后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熟悉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益于切实提高数学知识教授效率。众所周知,班级内学生数量比较大,因此同一个班级内的不同学生实际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学习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制订计划计划,由于小学生普遍存在思维跳跃、专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兴趣进行备课,以便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避免注意力分散、课堂混乱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教师教学应当有针对性,不能一味坚持统一教学,应基于科学研究采用针对性策略,尽力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一方面要在各个学生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执行,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简单,应当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也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过分自满的心理,对学习放松警惕。开展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还有对课本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教师应当在课堂学习内容结束后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课后引导,既可以保障学生能够更通透地理解课本内容,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增长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
        “学贵有疑,疑贵有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问和质疑是十分可贵的,而有了疑问还得善于思考。由此可见,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质疑或疑问,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沿着一定的数学思路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做学习的有心人,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拓展学生的思维。首先,我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某一学生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他的位置。之后,我让学生描述班上某一位同学的位置,让学生体会两次位置描述有什么不同?从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来总结描述位置的方法,如此一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启发下得到了拓展。
        三、借助微课引导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教师的课堂授课不可复制,不能重播,学生在课堂上吸收不了的知识课下必须通过请教老师才能解答,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来完全掌握和吸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成功克服了上述难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辅助课堂教学,并将微课内容分享在班级群内,学生课上解决不了的难题,课下还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自主学习,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三)》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借助微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有些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理解图形的旋转时常常会遇到困难,在做题时不能随机应变。这时,我就让学生跟着微课内容,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将课堂未消化的知识做到了真正掌握和吸收。
        四、通过数学活动拓展数学思维
        要想学好数学,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新课改强调,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弥补学生抽象思维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素材,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数学活动既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形中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思维也获得了同步发展,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我让学生开展“寻图形”的数学活动。课前,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图形,把它们拍下来,并进行合理分类。其次,我带领学生开展“议图形”的数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说一说拍下来的各种数学图形以及分类理由,从中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数学图形的特点和性质。之后,我让学生开展“做图形”的数学活动。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各种数学图形,并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来实现数学图形之间的转化,窥探到了各种数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最后,让学生总结学到的数学思想。这样一来,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的开展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极力倡导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形式打破了传统“单打独斗”的个人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大有帮助。不仅如此,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表达观点,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能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灵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开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大胆地表达观点,取长补短,从而促使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我就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上,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合作探究小数除法的多种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多种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我让各小组进行方法陈述,促使学生之间互通有无,达到了方法共享的良好效果,促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构建高效课堂当成毕生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促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参考文献:
        [1]朱发华,罗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赵艳辉.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中国培训,2015(12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