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史金慧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之后更好地学习更是起辅助的作用。
        史金慧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勤得利学校  156426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之后更好地学习更是起辅助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因此对于一些数学知识难以理解透彻,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硬伤。而数学新知识的接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学生需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笔者教学经验,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很好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习;课后复习;提高效率;复习重点;良好习惯;反复讲解
        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自己去思考,换个方向进行理解知识,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处于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教师则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复习体系,进行系统地回顾和查找知识,做到真正地理解好。让学生在新知识未得到忘记之前,自己认真研究,养成主动复习的好习惯,这事实上就是课后复习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明白哪里没有掌握好,帮助学生养成自己主动复习课本知识的良好习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课后自学能力,帮助教师更好达成教学目标,节省教学资源。
        一、提高综合学习效率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学科的关键,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便于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课后复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好自己的知识缺陷,从而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听得更加仔细认真。还要教导学生课上做笔记时也应该挑重点,不能说是把教师所讲的全记下来,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解题思路,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后能够进行高效复习。学生需要特别注重抓住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高效完成课堂任务。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这里面多半是证明类的题型。在课前学生可以先预习一下课本知识,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理解的地方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着重听讲,课后就可以找一些练习题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接着针对做错的地方进行错题整理。由于这一章节图形比较多,所以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在旁边画图,这样可以使思路更清晰,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重点难点部分为主
        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自动将其掌握,对于一些比较难以学透彻的重点和难点则需要学生下一番苦功夫。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当按照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好课堂教学规划,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给学生具体讲解。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听课精力有限,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精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课堂中的效率提高课后复习更容易。学生如果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师教授“平移和旋转”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以及采用媒体辅助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平移和旋转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分组讨论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平移和旋转特点。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课堂完成之后,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当中体现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全部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可以将课堂知识复习好,通过复习发现图形中存在的共性。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授后就应该让学生把已经教授的新课内容复习一次,并让学生留意理解不了的部份。教师在知道学生哪一部分掌握得不牢固时可以重新再强调一遍,这时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特别注意听讲。教育的真正目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而课后复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复习课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了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进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师教学“有理数的乘除法”这一课时的时候,初中的数学的知识点比较零散,针对每一章节,学生都可以对不同的题型做成一个错题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可以翻看错题集,使知识得到及时地回顾。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积累的,学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习惯,摒弃错误的学习习惯。错题本更方便的是可以在期末的时候帮助学生进行整体的复习,便于学生将知识点系统化,形成一个数学知识脉络,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寻找联系,对于学生的后期复习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这样定期整理错题,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事实上对今后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四、典型题目反复讲解
        数学课本的设计体现出了一些专家对于知识点的研究,每一课的知识点所衔接的都是例题,对于这些例题的讲解也是需要教师格外重视的。学生在刚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虽然理解了知识,但是还不知带如何去应用,这时教师再给学生比较详细地讲解例题,学生就会在其中发现知识点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找到隐含的线索。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典型例题需要做到反复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知识。尤其是课本里的典型题目更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经典例题的反复学习学生进步会更大。
        例如,在教师教授“平行线的判定”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判定定理列举好,在课堂中针对这几条判定定理进行重点讲解。首先,在课前就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目标,这样学生在进行听课的时候也会有所取舍。教师先讲解平行线的特点,接着再重点分析判定定理。讲过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需要将定理重点记忆,下一节课会进行提问,这样固定的学习模式学生适应后,这样可以让学生提高重视度。
        总而言之,课后复习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知识的效率。在现如今这一教育背景下,教师更要以多变的眼光正确对待课堂活动,积极了解学生课后复习知识的情况,并且能够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方法。事实上数学学科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如果教师没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就无法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的效率,很难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观察学生,探索更好地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大兵.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
        [2]刘绍洲.巧用思维导图教学 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科教导刊(下旬),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