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萍
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中心学校 231145
摘要:在教育领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准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陪伴学生。只有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他们才能有效地学习高年级的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科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注意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可以决定学生是否有效学习。只有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获取知识。本文笔者将简要讨论如何使课堂教学处于有效状态。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忽视学业条件,无法控制提问的难度
通过“学习”进行教学是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常见话题。在这里学习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学内容,例如教科书。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教材,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采取某些措施来了解学生的状况。首先是家庭作业情况,如今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很多教师不会指导作业,任务交给了父母,教师纠正的作业基本上是由父母指导的,因此,学生的错误无法清楚地显示出来,不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精通程度。其次,对学生知识的错误判断如果误导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难度将变得难以把握,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所提出的问题将超过一些学生的能力,导致课堂反馈效率低下。
2.忽略学生的主要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作用和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上。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保证学生的主导地位,仍然是教师在讲,提问后,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而又不耽误教学过程,一般会要求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自然会忽略其他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另外,提问后,学生思考的时间减少了,抛出问题后就开始找人回答,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样,在一些教师主导的课堂中,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在我国的课堂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有些教师不喜欢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别人的打扰,因此他们倾向于忽略这些学生,或者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出积极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和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战略分析
1.指导学生上课前准备
教学一直是一个需要师生参与的过程,只有将师生融为一体,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尽管小学数学的内容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学习是一个由多个链接组成的过程,其中多个链接如预览、学习和复习。预览作为学习的最初环节,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预习阶段,学生不仅可以熟悉新课程的内容,还可以促进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预习效果还可以确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新课的内容,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览指的是一个链接,在该链接中,学生可以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阅读和学习新课程的内容,并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通过不断的预览,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多数学生没有预览的习惯,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预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前习惯,这要求教师为学生分配课前学习任务,并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逐渐习惯于课前学习。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学习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如果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那么事实证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当前的认知现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使用小组教学、问题情境和其他方法来实施教学。以“圆柱体表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要求每组找到一些圆柱体并在该组中进行讨论,最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解释自己生活中测量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再重点讨论和解释每种方法。收集圆柱物体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测量圆柱表面积的过程是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将更加活跃,学生将变得更加有兴趣,这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3.优化教室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动力。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注意力跨度较短,因此,作为教室的建设者,教师应营造轻松的教室氛围,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还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使他们积极参与完整的知识建设。
以“了解小数”为例。为了使学生根据“购买文具”的具体情况了解小数的含义,笔者首先显示了文具店一角的图片,以便学生可以积极地融入熟悉的环境。紧接着,笔者问了一个问题:“谁来说价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回答:“6元一个笔记本和6角一支铅笔。”这时,笔者利用这种情况再提问:“如果你写6角元作为人民币,你会怎么写?”结果,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这时,发现有些学生无法表达,导致他们有认知需要,而另一部分学生可以用0.6元来表达。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小数”这一新概念,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小数有关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下情感和认知基础。
4.开展业务活动以提高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可视化阶段,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这将使学生能够沿着操作主题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能力,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思维和想象力来同时参与,从而他们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在作业活动中,有效地锻炼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由于本章的知识是建立在学生掌握矩形面积的基础上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操纵、观察和比较来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发展他们的空间概念,笔者首先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蔬菜图,并要求学生大胆猜测如何计算其面积。一些学生猜“基数乘以身高”,有些学生猜“基数乘以邻居”,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计数方格,切拼法”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总结归纳。集体讨论活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使他们能够建立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作业活动的积极开展不仅动员了学生的各种认知,使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认知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结论: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以上,笔者简要介绍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萍.提高小学数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00(045): 182-182.?
[2]王芝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7(42):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