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鉴赏素养目标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王兰
[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引入提出了核心学科素养这一要求,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王兰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引入提出了核心学科素养这一要求,这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本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审美评价
        以汉语基础为基础的语文诗歌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审美评估和其他技巧,而且可以加深教师对诗歌教学的理解和技巧发展教学实践的方向,切实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目的。通过整合所说的内容,教学行为变得更加艺术化。
        1.审美评价中的文学教育原则
        (1)与生活联系,全面评估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表明了审美评估的基本质量。它的特殊要求包括“评价文学作品,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文学的海洋中寻求其深刻的内涵,并获得适当的启发和见解”。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有必要根据文本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验做出更主观的评估。”分析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独特表达的同时,有必要结和诗人的背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容易地看出这些特殊要求。教师可以在真实的教学中强迫学生满足这些要求。在生活中感受文字,尤其是对于诗歌风格这类文学作品对作者的复杂而独特的思想和感觉更加怀疑,尽管它们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获得启发和独特见解并不能分界。在单独的语境中进行评估,即回到审查的文本时代,应该成为中国最初美学评估形成的标准,并且是理解诗歌的先决条件。例如,《龟虽寿》一文的开头揭示了自然的普遍规律:世界上没有永生。每一个人都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下来才会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句子
        (2)鼓励提问和自我检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拥有独立意识和学习能力。诸如批判和提问、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等学习方法在中国初中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文学基础的积累,而且要鼓励诗歌对知识的评价和分析,发展学生的批评和质疑意识。例如,在感知并尝试找出一些文本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学习研究同一目标对象,以便在思考过程中提出新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新认识的起源。诗歌的内涵要求学生通过重新评估来找到答案,但是他们还需要知道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例如,《山市》显示“山中城镇”的图像。许多学生不会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字的创作背景联系起来,以进行深化理解。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他内心的苦闷与压抑似乎在于对美好愿望的渴望,美好的生活暂时无法实现。这正是这篇文章的真实含义。也就是说,这个美好的愿望确保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3)扩大想象力并表达自己
        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从诗歌中捕捉物体(图像)的特征,以感受这一特定主题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学生学到的许多类型、格式和一般图像已经成为他们大脑中的一种风格化印象,但是仍然缺乏他们的主观生活经历,这也是书面的。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诗歌的文本体裁来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并激发灵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捕捉生活的美,尤其是隐藏在角落、不容易发现、不容易注意到实际工作确实有场景的美。


        2.结合阅读和略读
        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主要基于中小学汉语课程。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它从表面到内部,再逐渐深入。从字面上的清晰含义到作者的背景和创造性思维。文中遗漏或隐藏的某些情感被更广泛地用作探索作者内心世界和体验美与无尽艺术诗歌概念的一种方法。吟诵历史和怀旧的诗歌与其他类型的诗歌不同。它们的表象和深刻的含义同样生动,诗人经常使用不同时期的历史暗示来强调他们真正想要表达或批评的情绪和情感。这是将当前世界隐藏在这些历史暗示之后。这三个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使教师在鼓励学生深入理解它们方面更加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仔细阅读文本,着眼于“怀旧”部分,并教导学生探索解释此类诗歌文本的规则。让我们以“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例,本文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张养浩,也是其典型的代表作。诗的内容实现了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其艺术价值极高。当时诗人再次被征召担任军官,他在遇到灾难的情况下去了陕西,因此感到了这一点。根据历史资料,诗人很有才华,拥护力量,热爱人民。废墟和废弃的长安和流离失所的人们无法转向他的过去。整首歌分为三个部分,从浅入深,从对风景的描述到怀旧,一气呵成。这显示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同时包含着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等等。复杂的情感在历史氛围中营造忧郁感,表现出思想与历史的完美统一。一般而言,诵读历史和怀旧文字的方法包括:解释历史暗示,了解作者时间的背景以及使历史暗示与作者的心情相匹配等方法。
        3.比较阅读与独立研究相结合
        教授该主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文,以便他们可以继续类推,找到主要的观点和升华的对比。因此,对于诗歌反应的历史和表述,最有争议的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和暗示。这需要对文本进行透彻的研究,对典故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和情感进行探索,然后返回诗歌本身以查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情感变化,最后比较异同以实现内容的统一。同样,在寻找和解决矛盾中,诗歌本身的情感将得到升华。让我们以《泊秦淮》为例,这首诗取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是传给全世界的经典。诗人当时的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统治集团软弱而亡国,诗人充满着对未来的担忧写了这篇文章。诗中的商女是指那些醉酒而梦幻的统治者,从未学习过深刻的教训。尽管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但通过相关手法,却显示出诗人自己的爱国主义和微妙的情感。目前,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杜牧的《过华清宫》,并且看到这也是对诗人和女人的描述。通过类推理解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转移到相同类型的诗歌和文本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讨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评估素养的发展,而对学生审美评估技能的研究仍需要教育者和同事的不断研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需要知道,实施教学标准和基本素养培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深化诗歌的多层面解释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深入了解细微差别,对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诗人的情感是更有利的,从而形成了评价诗歌和思维方式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佳.试论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教育现化,2017,4(47):186-187.
        [2]荣连山.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与美育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10):54-55.
        [3]王晓燕.鉴赏诗词,升华审美意识[J].教书育人,2018(22):20.
        [4]李维平.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6(3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