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宋许亮,张茜
[导读] 对于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班主任是在学校生活中与自己接触最多的老师
        宋许亮,张茜
        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214000
        
        【摘要】对于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班主任是在学校生活中与自己接触最多的老师,因此,班主任应该肩负责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自身的榜样作用等等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在德育教育过程汇总,教师应该积极落实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让积极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影响,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
        前言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是关键内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依靠德育的影响使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值得实践的,特别是对于初中生,在班级管理中对德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德育渗透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运用一些现代心理学理论来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提高素质。本文将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德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初中生在德育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观念。初中生在学习德育观念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往往无法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初中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不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课堂德育中的应用可以遏制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环境的集体优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如班级中积极的利己特质,如敢于拼搏、敢于质疑、敢于竞争等,如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如班级团结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等。
        (二) 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初中生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受外界影响较大。积极心理学在德育中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和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初中生在生活中经常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情绪。积极心理学与班级德育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应用
        (一)采取差异化教学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扩散积极能量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其行为心理都比较叛逆,都希望有自己的个性,独立意识非常强,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对其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也无法一个个去引导,只能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找出一些集体中的积极现象来扩散“正能量”。例如,班级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非常叛逆、个性的学生,他们喜欢跟老师顶嘴、喜欢在上课的时候与同学说话,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做好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想法。在班级中,一般叛逆个性的学生都是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級中表现自己优秀的那面,如果这名学生唱歌非常好,那么教师可以让他在“爱国主题”班会课上给大家演唱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差异化教学的应用在异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积极心理学落实的范围,教师应该融合差异化教学和积极心理学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这样可以更好顺利地开展德育教育。
        (二)客观看待每个学生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落实包括了公平公正的对待、有效的激励等等,这意味着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客观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用公正平等的目光去平等地看待他们的行为和语言。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德育思想较为落后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单方面地给这些学生贴上标签,如懒惰、不爱卫生等等,这样会使得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心理也会慢慢接受这些标签,甚至不愿意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班级中,有几位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时,教师应该客观看待这其中原因,如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教师的影响、班级伙伴的影响等等,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家庭环境,如父母吵架、父母的严厉等等,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差,这时教师应该与家长做好沟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初中学生缺乏自我控制意识,这时,教师应该完善班级激励制度,对于一些道德行为上有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惩罚,如一名同学总是乱扔垃圾,这时,教师就可以罚他扫一天的地,让他明白乱扔垃圾的消极影响。通过公平公正、客观平等地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可以在德育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好的体验并深刻理解德育知识。
        (三)加强对班级氛围的营造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更多内在的价值,让学生改善较为偏激的心理异常问题,当学生周边的环境可以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时,他们往往可以拥有更高的道德素养。基于此,积极心理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从班级氛围方面入手,教师可以通过营造一个积极的班级氛围来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知识,落实德育教育。例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作用,在言行举止上都要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尤其是班主任的行为举止更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其次,教师应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中渗透一些德育内容,如卫生意识、劳动价值观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整个班级将有浓厚的道德素质氛围,这种积极的心理氛围可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四)借助信息手段,丰富德育素材,增强德育宣传力度
        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很多学生认为是说教,再加之缺乏系统的德育课程,导致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自身的德育发展。因此,为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摆正态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创新德育教育渠道,除了内容更具时代性、新颖性以外,还要在德育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管理,增强班主任德育教育力度。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在微博、微信、QQ、朋友圈等及时推送德育内容,开通网络教育渠道,同时,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德育内容,引导其观看法治社会、德育影视剧等,在观看的同时,抽丝剥茧,引出有关德育话题,激发讨论兴趣,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围绕社会现象、具体事实,增强德育宣传力度,如播放《少年派》影视剧,展示了不同生活背景下,父母、学生之间的友谊、亲情、爱情,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片段进行德育引导,如叛逆少女林妙妙,每次和爸妈吵完架都能认错,对待学习也是积极向上,富二代江天昊,虽然家族集团倒闭,但是却凭借他自身的努力帮助父母东山再起,穷不倒志,富不癫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德育素材,增强德育宣传渠道,优化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德育。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增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初中学生可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们应该明白积极心理学在青春时期发挥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心理想法,努力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赵静.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华人时刊(校长),2013:40-41.
        [2]郭田.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提升德育工作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2013:59.
        [3]王伟江.抓实德育案例的三个“化”,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
        [4]郭海军.科学设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48.
        [5]陆威.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对策[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13-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