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6月   作者: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导读] 灌溉工程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农业发展,根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本文立足于当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水利灌溉管理的策略。

阿克苏市老大河水管站 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843000

摘要:灌溉工程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农业发展,根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本文立足于当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水利灌溉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农田缺水问题,人们加强对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旨在能够通过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来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概述
        农田水利灌溉是按照国家项目投资基本标准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社会各个行业发展水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通过积极有效的水利灌溉管理发展能够更好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水利灌溉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节水灌溉为发展关键,在各个领域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形式推广到水资源节约利用领域。第二,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要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将水利灌溉管理和农村土地规划、农业河流利用、农业生产等规划结合在一起。第三,水利灌溉的发展要始终站在农村发展战略高度上进行,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利用潜力。
        2农田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落后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能够为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供重要支持,但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实际来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每个管理机构缺乏自主权,每个单位的收入只能依靠区域灌溉,无形中加大了对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水价失衡问题,水价定位长期达不到运行成本,水价经济杠杆的作用无法发挥[2]。
        2.2管理资金缺乏
        不论是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管理人员薪酬的奖励,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下,水利灌溉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费用也在不断增加,除了水利修建费用、经营管理费用,还包含一些拨款费用。但从当前水费收缴情况来看,总体收费水平比较低,且在收费过程中存在拖欠水费、随意挪用水费的现象,最终导致整个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经费不足,不利于水利工程长远、稳定发展。
        2.3农田渠道灌溉不够科学第一,缺乏对农田灌溉综合技术的重视。从当前农业灌溉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人员仅仅重视单向渠道技术的应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交叉使用灌溉渠道技术,由此也就无法提升农田水利渠道灌溉能力。第二,渠道灌溉模式存在问题。一方面,渠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存在盲目灌溉的现象,加上在灌溉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任务的完成,没有考虑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就随意改变灌溉方式,最终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程序,灌溉过程不够合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大新型技术的使用力度
        要想达成灌溉技术提升的目标,有关人员一定要对新型灌溉技术的研究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新型灌溉技术的利用不但可以推动农业的创新和发展,而且还可以取得优良的灌溉成效和节能效果。所以,有关部门和企业一定要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持有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态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此同时,要想达成优良的灌溉效果,工作人员还要尽可能地以农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开展灌溉技术的选取工作,这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和责任主体,以此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关部门可以将现存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并派遣专业团队来对其进行维修与管理,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正常供水,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工程的质量做到严格的监督、把控,防止出现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建设供水设施时,应当从多方面考虑,进行科学建设,以避免出现因建设不规范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监管,提高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能力
        监管是有效应用灌溉技术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监管,了解区域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技术要点和管理内容,优化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土地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必须建立农业土地用水管理设施的管理团队。通过对管理者的系统理论培训,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和优秀理念,根据农田区域水资源管理项目的主要特点,建设标准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点,进行技术培训。不断建立有关农田水设施管理的最新知识体系,提高在工业实践过程中管理各种现代水设施的能力,有助于农田设施的有效运转,并有助于保护当地水灌溉项目,使与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收益最大化。
        3.4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做好相关规划设计
        我国地缘广袤,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地貌,因此所有的农业水利工程不能一概而论,在节水灌溉建设前期应充分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规划,制定可执行的初步设计方案。在总体规划工作的探究阶段,需要各部门人员深化配合,强调各个工序的设计衔接,以综合规划体系为主导,尽可能地提升工程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如果不可避免的破坏地区环境,要制定相应的后期拟补措施,以此达到合理的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目标。
        3.5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管理意识
        从现阶段的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还有待增强。要让有关管理工作人员意识到科学方式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因此,要建立一支专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队伍。引入符合农田水利工程发展需要的人员,对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要着重从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入手。另外,要对现有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整体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合理运行。
        3.6完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
        在农田水利灌溉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定具体的水利灌溉设施项目,并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明确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比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要委托专门的设计院来完成,目的是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4]。
        结束语
        农田水利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发展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能够确保农业发展始终得到充足的水分支持,由此提升作物生长土壤的透气性,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在农业发展规模扩大、水资源缺乏的背景下,需要相关人员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磊.关于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水利,2019,35(12):19+25.
[2]韩丽梅.浅谈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12-113.
[3]贾东祥.探究农田水利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J].智能城市,2019,5(24):191-192.
[4]耿静.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34+136.
[5]吴素芬.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灌溉的影响[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06):11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