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6月   作者:查万理
[导读] 自中国加入WTO,从本质上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并且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交地产华北区域公司华通置业有限公司     查万理

摘 要:自中国加入WTO,从本质上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并且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应对
        1.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范围得以大幅度扩展,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将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些因素最终将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但我们也应看到,加入WTO也给我国的一些产业产生较大冲击。
        1.1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一是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运用“中国经济多部门、多区域动态模型”,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文件,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模拟测算。
        二是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加入WTO不仅意味着中国可以更自由地向其他WTO成员出口商品,也意味着中国更全面彻底的开放。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试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
        三是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常常把面对竞争看作一种“挑战”,从企业角度来说是正确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是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身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仅凭国内的改革来打破这些垄断很不容易。
        1.2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农业的生产、加工与流通具有明显的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性支持少的特点,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长期的贸易保护使得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中国在加入WTO时作出了较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水平将大幅度降低;同时,加入WTO后进口管理水平被严格约束,国内政策性支持空间受限,因此,农业将是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部门之一。
        (2)对服务业的影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过度保护、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相当弱。国内一些服务业者,特别是一些对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性垄断而竞争不足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在与外资服务者的竞争者失败首创,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如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境外金融机构将凭借其体制、资金、品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高利润业务中与国内银行展开强有力的竞争。如果国内银行应对不力,可能对国内金融体系的顺利运行乃至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3)对制造业的影响。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开放度和竞争力总体上高一些,并且有希望在某些领域成为世界性的制造基地。但烟草、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及制品、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医药制造业等,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由于全球化程度高,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加入WTO后国内现有的汽车厂商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4)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但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在不断引进外资之后,至今还没有形成出口主导型产业,我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数仍然属于以数量和低价销售为主的粗放型类型。照此发展下去,再过十年,中国产品在国际上仍然不会有竞争能力,而低价销售的数量扩张将会因国际反倾销而不得不萎缩。
        2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各项对策
        2.1我国农业应采取的对策
        a.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及推广。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科研投入少,科研体制改革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从1985年科研体制改革以来,农业科研投资数量按实际价格计算不仅没有增长,反而逐年下降,到1996、1997年,农业科技投入只有0.36%。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大多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除加大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民进投资,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投入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部门的积极性;逐渐建立协调发展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民和农民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培养一批农村科研带头人,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b.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在肉类、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上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国际市场需要为依据,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增加专用粮食的生产;发展无公害蔬菜和中高档水产品及食草型、节粮型畜禽生产。为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政府有必要设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用于扶持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的种植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强化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政府应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竞争开放的全国性的统一市场,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在加强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快市场的软件建设,要加强对国外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是我国的农产品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2.2我国服务业开展全球营销的对策建议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考虑我国服务业存在的差距,运用新的营销理论作指导,我国的服务企业应该采用以下对策:
        a.提供优质化服务,保证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基础,顾客满意的基础则是顾客得到的服务价值,其核心部分是服务质量。我国服务业的长期落后造成了服务质量整体不高,与国际水平相差悬殊,因而提高服务质量成为我国服务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b.开展品牌化营销,培养顾客忠诚。
        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增加现有顾客的购买量和减少顾客损耗三种方法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然而,一般的公司往往以新顾客的不断增加为目标,而很少采取措施去保持顾客的重复购买,这样就造成潜在及现有顾客而白白流失。因此,我国的服务业开展服务品牌营销,建立顾客品牌忠诚,便成为留住老顾客的重要方法。
        c.开展合作竞争,实现双方共赢。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人们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你死我活”的竞争模式已经很少见,随之而来的是能达到双赢的“合作竞争”。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我国服务业必须选择正确的竞争模式,积极调整竞争战略与策略,坚持营销管理的不断创新,以增加活力;同时要注意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中国文化的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实现顾客中心与竞争导向的和谐统一。
        d.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提高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一样,集团化经营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中国服务业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下大力气培育自己的企业集团,使他们具有殷实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网络、较高的管理水平。
        e.培养知识化员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发展中国的服务营销,管理者是关键,服务人员是基础。因此,提高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2.3我国制造业应采取的对策
        a.重视标准的制订,争取国际话语权。
        我国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产品要走向国外,就必须提升原有的标准体系,遵守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加强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b.重视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成功企业。他们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世界,占领市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在国际范围内,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投入上,还是科技创新产出方面,都同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因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4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考
        a.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一旦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大的破坏,给国民财富造成大的损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重大原则。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协调增长。
        b.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转变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的外贸发展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和企业将发展外贸的重点转移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平常心看待速度和规模,以责任心对待质量和效益。
        2.5我国金融业应采取的对策
        当前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政治上的多极化和经济上的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发展。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为此,需采取以下金融政策:
        a.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稳健的实力基础。
        (1)充分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
        选择适当时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扩大国债、金融债公开市场业务,加大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此外,对管理水平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适当增加贷款,为这些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2)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结构调整,扩大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促进纺织、煤炭、冶金等行业调整,坚决按国家规定关闭一批污染环境、浪费国家资源的小企业。增加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贷款。完善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进一步规范“封闭贷款”管理。支持中小城镇建设。扩大对“三资”企业的人民币贷款。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将个人住房信贷由20年延长到30年,实行优惠利率。
        b.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稳健的金融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忠良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M].2003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陈叔红.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M].2005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郑通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M].199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查万理   ,1992年7月20日出生,男,201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籍贯:湖南省花垣县,民族:苗族,现居北京。在职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学;职称:中级经济师;工作单位:中交地产华北区域公司华通置业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