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科学渗透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3月   作者:孙玉婷
[导读]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语文学科中蕴含人们对美的反思和总结,适合进行审美教育,应积极地传播语文知识,引导学生感悟美、创造美,促进文化素养提升。

延安枣园小学      孙玉婷

摘要: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语文学科中蕴含人们对美的反思和总结,适合进行审美教育,应积极地传播语文知识,引导学生感悟美、创造美,促进文化素养提升。本文首先分析学科在开展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继而提出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四点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渗透
        引言:小学生思想意识尚不成熟,对美缺乏准确的理解,只有实施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对美有良好的认识,才能促进其价值观形成,成为有良好品格和思想的人。语文教学围绕语言知识展开教学,既能展现各种形式的美,又能启发学生对美的向往,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成为有高尚审美趣味的人。
        一、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优势
        (一)教材中蕴含优秀文学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歌颂美、赞扬美的文章,文章的体裁不同、创作时代不同,可以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熏陶,用丰富的手段展示美。小学生的欣赏水平较低,对生活缺乏思考,学习课文后,学生逐渐学会观察自然界的美、人际交往中的美,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提升对美的感知力,可以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美,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文学作品可以利用童话故事、诗歌等形式展示各种与美有关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美的思考,对于审美教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善于运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感知文学作品中的美。
        (二)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悟美
        语文教师通常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能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在渗透审美教育方面有显著优势。对美的感悟离不开巧妙的引导,语文教师可灵活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课文,认真感悟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方法诠释美,符合小学生的自我展示需求。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经常会忽略生活中的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诵读中感悟美,从而激发内心情感,产生歌颂美的愿望,对审美素养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真切地感受美,内心对美有正确的理解,进而影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发展[1]。
        二、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当代小学生身处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可能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信息,只有重视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才能教育学生明辨丑恶,自觉地远离丑恶现象、丑恶事物,做到洁身自爱,树立正确发展目标。社会环境中,既存在真善美,也存在阴暗、丑陋的事物,一味地无视客观现象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让学生具备高尚情趣,使其自主自觉地创造美,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下,培养审美意识是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只有让学生保持对美的追求,正确认识自然、生活,才能用知识正确地表达情感,表达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重视对审美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拥有良好审美意识。
        (二)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利用抄写、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尽管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其语文素养较低,尤其是在情感表达、阅读理解、感知美方面存在不足。开展审美教育后,学生会重视课文中隐藏的美,能通过诵读诗句、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继而提高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要求。阅读理解一直是困扰小学生的难题,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学生通常难以感知作者对美的向往,缺乏敏锐的感知力,渗透审美教育后,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段落展开思考,能促情感发展,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景物,抒发情感,促进语文素养提升[2]。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联系生活,感受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朴实无华,千变万化,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优美词句的内涵,被大自然的美所折服。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四季的变化、不同地区景色的特点,吸引学生主动感知自然美,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小学生眼中的美很简单,往往只对颜色鲜艳的事物感兴趣,比如蝴蝶、小鸟、风车等,对于自然界中的高山、大河、冰川却缺乏欣赏意识,要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事物的美,让其拥有善于发掘美的眼睛,从而接受美的熏陶,歌颂世间的美好事物。
        (二)分析课文,感悟品格之美
        课文中有许多感人事迹,分析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到品格之美,对丰富精神世界,提高道德水平有重要意义。应抓住教学契机,向学生介绍值得学习的优秀品格,包括工作者的敬业之心、生活中的文明礼貌行为、科学家的严谨认真等等,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自我要求,学习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提高自身思想水平。课文中的用词精准,往往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抓住重要的词句进行推敲,让学生揣摩相似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应主动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有关美的元素,营造具有美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不仅能有效规范其言行,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践行素质教育,培育优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展现语文之美,引导小学生正确感知美。
参考文献
[1]李玉芳.感受美发现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环球慈善,2019,000(006):P.1-1.
[2]刘志.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读天下(综合),2020,000(001):P.1-1.
[3]叶月凤.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山西教育:教学版,2020(4):5-6.
[4]杨丽.渗透美育教育体会语文之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8):605-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