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3月   作者: 韩效铭 刘媛媛 吴佩东 欧阳海杰
[导读]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已逐渐从单纯的形象再现向情感的互动体验转变。本文着重讨论文化创意产品的反思性情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反思性情感设计的特征,并提出文化翻译形成新的内涵和新的认知,动态的参与形成新的经验。

辽宁大连大连工业大学   韩效铭  刘媛媛   吴佩东   欧阳海杰  116000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已逐渐从单纯的形象再现向情感的互动体验转变。本文着重讨论文化创意产品的反思性情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反思性情感设计的特征,并提出文化翻译形成新的内涵和新的认知,动态的参与形成新的经验。加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新方法,激发新的文化观念,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情感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情感
        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如今人们不再只关注产品,而不再仅仅关注功能和外观等产品属性,而是将关注点从事物转移到人。人们关注事物的功能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消费市场对文化和创意产品的关注也从图像的简单复制转变为情感的交互体验。文化和创意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类别,需要具有文化特征,展现产品的美学特征和人文精神,并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因此,如何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情感设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品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传播功能。文化创意产品是抽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传播,延续和发扬文化的重要途径。第二个是保留记忆功能。文化和创意产品主要是城市,场景和事件等文化体验活动的缩影,可以用作事件纪念的扩展。第三个是礼物功能。文化和创意产品被用作礼物供人们买卖,并在礼节性交流中加强交流和传达情感。这表明文化和创意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作为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文化和创意产品已逐渐从单一的文化和创意产品如明信片,文化T恤和简化版纪念品等复制到各种各样的产品类别中。多个级别和细分,全球化的多样性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再满足于文化标签的基本需求,而更多地关注精神美学和情感内涵的充分释放。
        二、对文化和创意产品的情感设计方法的反思程度
        反思分层设计与产品特征之间关系的三个特征:寻求自我形象,满足个人需求,产生持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1.文化翻译翻译翻译即两种文化的转换,也可以描述为两种语言或符号的转换,其中包含情感元素。对于文化翻译的内涵,它应该指代继承和超越,也就是说,除了转换的准确性外,它也是创新的。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文化翻译是一个过程,从选择一种语言到转移一种语言,然后再具体化该文化创意产品的外观语言。


从情感设计的角度进行反思的分析,产品带给人的审美意义可以说是情感与客体结合的具体表达趋势,是基于情感产生的情感的判断和选择对象文化。因此,只有通过充分注意情感的扩展含义和价值,我们可以建立产品文化认同感,形成对文化内涵的新认识,并寻求自我形象。一种文化内涵的深刻发掘,是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看出,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索是获得翻译“源符号”的前提,也是选择文化内涵实质的关键。进入转移项目,主要面临着具体物质文化和抽象非物质文化两个维度的转变。具体的物质文化翻译选择实际的具体文化形式作为来源符号,并通过置换与组合,异构重构,融合嫁接等方法翻译成目标符号。关键是翻译后的形式语言应符合产品的物理意义,即对象产生的情感,以便消费者能够与翻译后的文化联系起来,建立鲜明的自我形象,并产生一种自豪感。可以看出,符号化的能力取决于抽象的能力。我们对某种现实文化的翻译是一个选择,筛选和组织的过程,因此我们现有的文化经验是经过建模和连贯的。抽象非物质文化翻译是对语言,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物质符号的语义翻译,塑造后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具体的实现方法包括设计过程的游戏化,日常使用的乐趣等,符号语义多模态的形成,使人们对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认识,从而激发了产品自身的文化意识。归属感和人文情感,达到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动态参与是多模式设计方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强调了符号设计者的物理特征和动态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情感设计的反思,其目的是产生新的乐趣和满足感。个人需求。随着体验经济的飞速发展,产品的设计理念也从产品到人到产品到人再到产品到人的转变。当人们对产品进行现代化改造时,人们对互动和参与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强趋势。在特定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假设消费者是动态参与者,从而获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体验,从而在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情感纽带,并在反思层面上形成个人的成就感和满意度。
        三、总结
        在当前高科技,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多重背景下,文化和创意产品的情感设计具有反射性,不仅是文化和创意设计自我更新和跨界探索的有效途径,而且还研究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影响。新旧范式的集成和互操作性的激活器。回顾文化和创意发展的历史,文化和创意产品风格的不断变化一直与受众的情感因素有关,在设计实践中它们一直与各种媒体进行复杂的互动。每当文化产品的创造力遇到麻烦时,本能,经验,感觉,记忆和互动的情感元素将成为设计师重新启动其创造潜能的思维空间。在这方面,基于反思水平的文化创意产品情感设计研究可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吴玲丹.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以妈祖文化创意产品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 2020(3):37-43.
韩效铭 2000.02.14 女 辽宁省鞍山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刘媛媛 1999.01.13 女 河南省郑州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吴佩东 2000.01.09 男 辽宁省盘锦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欧阳海杰 2000.09 男 江西省赣州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