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王琴
[导读]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学生积极性不足导致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应用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探讨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南县第五初级中学  王琴  565100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学生积极性不足导致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应用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探讨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语文;实际应用;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不止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积极作用,还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教师要利用教学经验与技巧,探索、挖掘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同时要注意尊重自主学习的独特个性,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1、教师的积极性——把教学当成一门“教”与“学”的艺术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语文教学也是一门“教”与“学”的艺术,所以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艺术家,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把语文教学当做一件艺术品去创作。艺术品创造的前提,是审美欲望被激发,就如同一位画家看到美丽的景致,就会激发他的创作热情,他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投入到创作状态当中。语文教学也需要教师首先具备高涨的教学热情,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先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而不是把教学当成一个任务,被动完成。教师的热情要保持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欲望,还要有遇到困难攻克困难的决心,和追求更好教学品质的信心。
        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这是一篇感秋伤怀,表达对已故母亲无尽思念的散文,由于是作者瘫痪后心情低落时期所写,整篇课文的感情色彩阴抑、沉闷。虽然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但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母亲的怀念之情,却感人五内,催人泪下。由于初中生受到年龄和生活阅历所限,对这么浓烈且厚重的感情很难把握,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让自己与课文产生感情共鸣,创建感情预设,在课堂上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将感情基调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跟随老师的指引一步步深入情境,增进感悟,提升自我文学素养。
        2、构建多元化课堂——引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元化课堂,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课本,能够在教室里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感受到古今中外的情致。初中语文中的古汉语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老师们需要攻克的难关。


因为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古人的语言习惯、生活状貌、思想活动都与我们相隔千百年之遥,对于初中生来说晦涩难懂,有的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顺,更不用说理解和赏析。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引进与课文相关的素材,就会让古文生动形象起来。
        如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勇敢善良的高尚品质和保家卫国的无畏精神,是刻画人物的典范之作,原文随朗朗上口,却不容易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源远流长,除这首北朝民歌有所记述,还被创作成连环画、动画片、电影、评书等艺术体裁,广为流传。为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含义,老师可以将这些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比如播放一段评书大家单田芳的《花木兰》,学生会被单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3、强调学生的自主发挥——创设感染力强的教学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体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接收和消化知识,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内容,给他们创设一个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情境,把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和提炼,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对偏离学习方向的想法,策略性纠正,对创新性的想法加以鼓励。
        以德国物理学家克劳斯·冯·克利青的《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为例,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作者提出这个现象到底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老师可以分别选取一些软的和硬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感受它们的不同,然后抛出这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真实感受过“软”、“硬”的区别之后,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个时候,老师不要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越能培养他们爱好科学、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同时开启自主学习。
        结束语:
        初中生的心智正在快速发育中,教育的力量在这个阶段表现最为突出,初中语文教师要多采用新奇、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等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还应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问题的答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且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晓艳.浅析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1,(10):49-50.
[2]赵越.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课外语文.2021,(07):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