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王起
[导读] 国家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都要开设。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来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不仅表现为学习内容,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学习方式。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何坊街道中心小学   王起

摘要:国家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都要开设。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来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不仅表现为学习内容,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人把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称为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由于研究性学习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对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它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他们对于如何开展探索和研究,很可能束手无策。这时方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正确方法的指导,就好比在热带丛林中探路时没有刀斧开路一样,简直是寸步难行。
关键词 : 综合实践活动课     科学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着划一的知识,划一的教科书。同一年龄的学生被教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的程序和进度进行教育。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接受者,记忆者的角色。
        但是,从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 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 “ 灌输 ” ,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我选择教授 “ 综合实践活动课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验过程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我从上学期起,就开始实施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学生的认识。
        这一环节实际上包括了上学期活动课教材中的 “ 放大镜下的晶体 ” 、 “ 小苏打和白醋的计划 ” 等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讨论,写发言稿,上台演讲。并找到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如美国 “ 国家地理杂志 ” 等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培养了合作精神,教会了学生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 懂得了怎样去找材料,例如从报刊、电影甚至于电脑网络中收集;怎样去处理,综合这些材料,怎样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到结论等。
        第二环节: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一环节包括: “ 月相变化 ” 、 “ 我们来造环形山 ” 等内容。


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要完成的几个小课题;对照书上提供的各个小课题的实验方法,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结出实验步骤再开始实验。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小组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环节、步骤;认识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 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可行的方法,得到结论。
        第三环节: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学会生活
        这一环节包括: “ 一天的垃圾 ”“ 一天的生活用水 ” 等内容。在讲授 “一天的垃圾 ” 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得到数据,大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学会科学消费。,在讲授 “  一天的生活用水 ” 这一内容时,邀请县自来水公司员工,来校介绍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增进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懂得了怎样收集科学数据。
        上面几点,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尝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所帮助。
        1.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这些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无论是参加讨论,还是完成实验,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未能表现出的潜能与学习动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容易达到 的。
        3.要认真在总体上设计活动课。
        要使活动课达到实效性,必须充分准备。老实说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料的准备都要耗费我相当长的时间,这门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相当强的课程,有时所准备的资料相当难找。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为实施素质教育新开的一门课程,要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需要我长期实践和积累。
参考文献: 
[1]《 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施与案例分析》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
[2]董洪亮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
[3]翁建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 2 00 6 年 3 月
[4]李臣之   《综合时间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5 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