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摭谈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梁艳芳
[导读] 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来讲任重而道远。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黄颡口镇初级中学  梁艳芳 435200

摘要: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来讲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班级文化  农村初中   班主任的素养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主体部分。农村中学的问题既代表义务阶段教育,又代表中学阶段教育,可以综合反应出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征。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对学校的校风、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来讲任重而道远。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班主任老师需要的素养,以及工作方法谈谈粗浅的想法。
        一、农村初级中学的现状: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二)学生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
        1.品德问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不能很好团结同学;学生纪律越来越差,教学组织与管理难度大;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学校难以管理;学习方面动机较弱,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难。
        2.厌学问题:现今是网络全面覆盖,手机、电子游戏层出不穷的年代,家长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更是缺少兴趣和精神上的管束与引导,使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一步步远离,甚至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结果,在农村家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情况严重的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3.行为习惯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都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缺乏必需的礼节素养。
        此外,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还存在学生流失问题、学生安全问题、法制意识差、学生处罚难、教育难等教育问题。
        (三)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
        这里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不少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利的支持和指导。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同时,片面地强调学习,不仅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中“事倍而功半”的现象,也使班级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局限。家长与教师的意识当然也影响到学生,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班级物质文化滞后
        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教育环境布置、班级规划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由于农村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而农村学生在卫生习惯上缺乏自主性和持久性,使得在个人卫生习惯、班级环境保洁、保护环境意识上相对较差。
        3、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
        班级文化建设既在硬文化建设也有软文化建设。时代呼唤有个性的新人,民族需要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个性,是不断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可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很多农村中学的班级中找不到“个性文化”,有没有班级文化主题?师生、生生关系如何等等,除了学校对这项工作的忽视外,还因为教师缺少创新和改革的意识,更缺少为此思索的空间。或许,这也是其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二、班主任老师需要的素养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好比是乐团的指挥,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


魏书生认为:“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这并不是一种阿Q主义,而是自觉地培养职业情感。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放大显微的职业观和积极自重的角色观。
        其次,要有着眼未来的人才观,“一位负责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知识,更要培养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正是学生应具备的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要着眼未来。
        再次,班主任要有辩证全面的学生观。第一,学生是平等的人,即将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人格上尊重他们,教育教学中信赖他们。第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即承认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优良个性。当学生的个性不适合教师的口味时,我们更要克制自己,“迁就”学生。第三,学生是发展的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承认差生可以进步,还允许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学生的转化工作其实就是一项不断反复的工作。对此类学生,教师要少斗多助。
        总之,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但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深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等,还要知识渊博,并尽可能地多才多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雁,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层面、工作作风、教学热情无不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质量,因而要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一个具备多方面素质的班主任,建立起班级文化既会得心应手,又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1、鲜明的特色。特色是文化的生命力,没有特色,则不能称其为文化。让班级成员走进教室中能深切的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班!让其他人走进教室感觉耳目一新。凸现班级文化的影响力,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并以此产生陶冶和教育作用。这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鲜明的特色来自于班级成员,来自于班级成员的情趣和追求,来自于班级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创造。
        2、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每个班作为一个集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否则一切行动就只是盲目的。所以,我认为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悬挂、张贴班级的理想和目标,让班级成员时时能见到,时时以自醒、自勉,唤起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目标和理想要具体、简洁,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我们更趋向于二者的结合。如在教室前面高悬班训——经班级成员集体讨论、制定,一以贯之,不轻易改变;在教室后面或其他明显位置悬挂近期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更改。
        3、凸现艺术氛围。教室毕竟是学生读书养性的地方,必须要有些书卷气和艺术氛围。
        4、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设置班级留言板,互助栏、才艺展示区等等。在留言板上同学间、师生间可以交流思想情感,互助栏中大家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帮助,才艺展示区里同学们展现个人才华,活跃班级文化。
        5、忌铺张、浮华、凌乱。分散班级成员注意力,无助雅致、健康、向上的心性养成。
        (二)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方面
        要民主平等。班级管理的任何一项规章制度,都必须通过班级成员的集体讨论。制度是用来管理一个集体的,也是用来服务一个集体的。应不应该制定制度、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如何执行制度、怎么保证制度得以实施,这些问题,大家说了算,才叫民主。制度是大家定的,也是用来规范和服务大家的,执行起来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在讨论制度过程中,班级成员会对制度制定的目的、作用、制度的内容、制度的执行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制度的深刻性、贯彻制度的自觉性、维护制度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制度是针对班集体每一个成员的,不能因身份或其他原因出现任何的差异——这就是制度的平等。我班有一条规章制度:任何人在教室中不能接打手机。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给学生辅导时(自习后),接听了一个电话。当时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反映,我接听了电话后继续辅导。下周一班会时间,我拿着一篇检讨书来到班上,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查,然后把检讨书贴到墙上。此后,班里拿手机进教室的现象几乎绝迹。这就是平等的力量。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也是值得班级全体成员依赖的。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学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十分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和培养创新精神这三方面深入,丰富班级精神文化。
        当前农村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基于此,可以把关心他人纳入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着点。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进而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班级文化建设在农村中学花香满园,让每个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内化、升华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