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代瑞英
[导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往往学生觉得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从阅读中去寻找素材,从有益的活动中去获取写作素材,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  代瑞英 626300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往往学生觉得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从阅读中去寻找素材,从有益的活动中去获取写作素材,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生活中提炼  阅读中寻找  活动中获取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或亲自经历的事情能文从字顺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配合。作文是一种信息输出,但它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只有永恒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的优质高效。学生的生活贫乏,影响信息输入,他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的,缺少写作的素材。其实素材是从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展示五光十色的生活画面,让他们去接触生活,感受那些有趣味、有意义的事,才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一、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不善于发现生活,往往写作时无话可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只要引导他们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他们就会发现生活有多么美好,有许多事物值得去赞美、去歌颂,这样就能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用心体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并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感知过程,是最基本的积累素材的方式。怎样引导小学生去观察呢?在指导观察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多角度观察,即变换方法、角度多方面去观察,从事物的颜色、声音、形状、动态等诸方面去观察,引导学生把观察与思维、想象结合起来,用思维和想象来填补那些不能观察到的空白。如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并随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生动的直觉通过大脑的功能,形成多姿多彩的表像,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作时就有可写的了。只有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写,才能主动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观察能力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以观察图画为主,中年级以观察实物为主,高年级以观察生活为主。通过这三个训练阶段,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也不断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二、在阅读中去寻找素材
        其实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的积蓄和榜样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情趣性强。那些精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极好范文,可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来获取好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活学活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及写作兴趣。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形象的创造过程,进入“角色”,主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捕捉语感,对语言文字切身感受,在理解、欣赏课文中,学生的情感被激起,借势引导他们写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小练笔或谈想法或续编故事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真实写照,要抓住读写结合点,在积累上下功夫。首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使学生从读学写,“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第三,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建立“语言宝库”,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太窄,写作文语言贫乏。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汲取精华,把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句、段等有意识地摘录下来,积累并运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内、课外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材料,并汲取典范的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
        三、从有效的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
        学生的生活单调乏味,关在课堂里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教师应创造性地想办法,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材料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提供写作基础。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才能写出真情实感。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增强了写作素材,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生活及写作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从阅读中去寻找素材,从有益的活动中去获取写作素材,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名师讲语文》,刘远主编,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