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词意境,体察丰厚情感----古诗词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何方
[导读] 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体察诗情意蕴必须有好的策略,通过揣摩“注释”,帮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文本插图的观察,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课外资源拓展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迁移语言文字运用,助力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好地入境阅读。

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小学  何方  277600

摘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体察诗情意蕴必须有好的策略,通过揣摩“注释”,帮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文本插图的观察,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课外资源拓展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迁移语言文字运用,助力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好地入境阅读。
关键词:意境  揣摩  观察  想象  情感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意境深邃、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又充满魅力,它融进每一位炎黄儿女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小学,作为孩子学习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学好古诗词,能激发他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对激发民族自豪感也意义非凡。
        需要正视的是,选编的古诗词虽然都是朗朗上口,便于孩子们学习,但是毕竟与孩子们的、知识起点、诵读习惯等不同,在意境揣摩、把握人物情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发现许多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好的做法,以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揣摩“注释”,熟读自悟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时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古诗,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是个好办法。部编版教材中注释的内容有多方面的,有的是对题目的解读,有的是介绍作者和出处,有的偏僻字的注音释义,有的是对词语或者短句的注释,还有的是对诗词的拓展等。注释,是小学生自读预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通过熟读和注释,有不少同学能够了解诗词的大意。因此,充分发挥注释----这一资源在课文课堂上的辅助作用,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词语、拓展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巧妙、得当地运用这些注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帮助。如:《山行》一课,教材的注释很少,其中“坐”的注释是“因为”,大致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着深秋的枫林的晚景。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既要借助注释,又要防止生搬硬套,应该根据整体意境,适时变通。
        二、看懂“插图”,再现意蕴
        为了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教材中专门准备了许多插图。这些插图,大多描绘古诗词的意境,简洁清晰,便于孩子观察。如:《绝句》的插图便给以人无尽的美感:插图中灵动的黄鹂鸟,碧玉般的柳枝,翻飞的白鹭,无际的蓝天白云,铺满山岭的白雪,摇曳着的片片白帆等,组成了一幅寂静、恬淡、清新、辽远的郊外春景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文本插图,我提出以下问题:图中都有什么景物?能不能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一说?这些景物哪些是静的?哪些是动的?能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绘出这一幅幅美景?我把插图转化为丰富灵动的语言文字,再现在学生面前,一下子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走近了古诗描绘的美景之中。当然,除了观察课本插图,我们也可以“拿来主义”,将课外的图片资源尽数拿来为我所用。比如,我在教学《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理解这句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万千变化的美景,更是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学生才明白:当诗人深处庐山之中时,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
        三、延伸拓展,提升感悟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诗人生活的缩影,是一段浓缩的心路历程。学习古诗文,不仅仅是读诗、理解诗词,而是更好的走进诗人的生活,体察诗人的人生感受,这也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特级教师高祥虎老师说:“教师应该是文本动能的展开者,避免平面解读,以体现解读层次的厚度和有效拓展的宽度。”高老师就善于拓展有效资源,进行古诗词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他在学生基本理解《泊船瓜洲》的教学时,抛出一个问题:既然“离家近”,又“思家切”,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呢?引入王安石的政治仕途的进与退的艰难。接着高老师又引入王安石的《钟山即事》,读出其客居异乡时对家乡美景的眷恋之情。紧接着,高老师又出示王安石不同时期写的《书湖阴先生壁》、《梅花》两首诗,让学生细读揣摩,最后,孩子们读出了王安石的对家人、对朋友、对故园、对挚友的难舍难分,对官产身不由己的无奈等。最后,通过阅读,看到了一位政治改革的孤独者,苦难面前的强者,生活中的有情有义者。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通过这样的课后拓展延伸,能够起到巩固提高之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四、引导想象,丰富感受
        古诗词难于理解,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而且,诗词的语言更凝练且有更大的跳跃性。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所以,启发想象,品味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我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引导学生想象“李白看到青山出,孤帆来,可能会做些什么”?从而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想象“诗人在看到晴天或者雨天的西湖时,可能会说些什么”?体会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望洞庭》时,让学生想象说话“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些什么”,进一步感受洞庭湖的宁静之美。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入境阅读。因此,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朗读阅读。
        有位教师在教《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初读完之后,问学生: 你看到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昏鸦呢?这里又是什么样的瘦马,夕阳?此刻,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再现逼真的情境。
        我国古诗词历史悠久、文化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会古诗词的价值,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促使古诗词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每一位学生爱上古诗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