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王凤霞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王凤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构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童话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思维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提升到重要工具。充分借鉴中外经典童话,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语言文字的精粹,在文化的碰撞中提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童话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是教师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探讨分析童话教学策略,为读者提供参考。

四川省仪陇县宏德小学校  王凤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构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童话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思维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提升到重要工具。充分借鉴中外经典童话,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语言文字的精粹,在文化的碰撞中提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童话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是教师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探讨分析童话教学策略,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核心素养的提出,逐步把小学语文教学从过去传统的三维目标转变为基于核心素养为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随之而来的除了教学形式和教学目的转变,还有课程标准的改革。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育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将童话教学与上述四个维度的教学相结合,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童话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与设计。
        1.从语言角度挖掘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艺术
        童话故事不仅是以故事情节性为主的文学,同时也是优质语言资源的载体。对于一些优秀的国外童话作品而言,其原文和经典译文,都可以作为挖掘语言文化的优秀资源宝库。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情节指导,同时还应该深入的剖析作品中语言描述和语句的使用,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有意识地去赏析、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句和句式,帮助他们提升语言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作品中通过精美的语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所经受的贫穷、寒冷、痛苦和磨难,其中在描述小女孩多次擦亮火柴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整段的排比语句:“她擦亮了一根火柴……她又擦亮了一根”,以及在描述每次擦亮火柴时眼前所呈现出来的幻觉:“火柴燃烧起来,发出来亮光,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一样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这段描述不仅具有层次递进的语言艺术,同时以身居温暖而明亮的餐厅中这一比喻,衬托出小女孩所处环境的黑暗和寒冷,这种对比艺术让整个故事仿佛一幅画卷呈现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这种文字所呈现的景象,或者借助仿写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学会这种语言描述方法,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2.借助故事情节的引导学生锻炼思维逻辑
        思维训练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部分。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阅读时,不仅要从表面去理解文义,同时也要结合一定的逻辑训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以低年级阅读中《乌鸦喝水》这一故事为例,故事本身情节简单,学生在阅读后很容易对整个故事进行掌握和记忆,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科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因此很难真正去理解为何乌鸦通过丢石子的方式就可以喝到水,许多学生会因此感到困惑不解。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理,不要忽视学生对故事本身的思考,而应该借助故事设计课堂小实验或者趣味活动,通过实际展示水瓶子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让学生往里面加入小石子这一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到乌鸦在往瓶子中丢石子后水位高度的变化,同时结合童话本身去理解和认识到乌鸦的机智。这种趣味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真实的操作往往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把童话故事中一些看似不真实的虚幻的情节放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近距离走进童话,并对童话故事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3.通过多维度关注童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美学是一门覆盖面极广的学问,它不仅包含了肉眼可见的直观艺术之美,在语文学科学习中也蕴藏着文学艺术之美。教师在针对小学生童话教学中,自身应首先研究童话故事本身所蕴藏的美学元素,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对某些篇章或者段落的特殊情感和态度变化,在阅读中注意学生的反馈,进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故事《巨人的花园》中,许多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中描绘的花园美景感到如痴如醉,这是学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之美;有的学生阅读后,对花园中从美丽的季节转变为寒冷的冬天而感到悲伤,甚至能通过文字直接体会到那种凄凉和巨人的自私,这是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情节的跌宕起伏进而出现了感同身受的心境,这也是一种审美;而有一部分学生则对巨人态度的转变感到欣慰和开心,从而体会到了分享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文章的情感,也就会产生不同角度的审美认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避免对某些独特视角的审美刻意回避或打压,从而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理解深入去探讨和接纳,对一些好的认识或者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结束语:
        童话故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与分析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手段和思路,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通过童话教学,实现教学价值的体现和教学目的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20):84.
[2]王雁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探析.[J] 语文课内外 000.031(201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