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谢海燕
[导读] 由于缺乏包容心以及不懂得互相合作,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当今家长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过度重视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应试教育下学生的成绩被过分关注,学生的个性表现被忽视,使学生很少表现自我,容易“自我封闭”。

湖南省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区华新小学  谢海燕  421001

摘要:由于缺乏包容心以及不懂得互相合作,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当今家长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过度重视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应试教育下学生的成绩被过分关注,学生的个性表现被忽视,使学生很少表现自我,容易“自我封闭”。小学体育课作为能有效使学生放松的课程,应当注重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运用有效措施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 心理健康 教育
        引言: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许多学校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等活动。但是纯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并没有太大的效果。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放松性质,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使学生感到亲切,也是学生更愿意交心的课程,故而可以使用体育课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小学体育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为论题,展开论述。
        一、“友谊小队”,促进学生友情健康发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友情的状态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交朋友是一件值得让学生好奇的事情,小学阶段是正式交友的萌芽时期,也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好时机。故而,促进学生友情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时常常出现孤立他人、被孤立、争吵等问题。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现今小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接受父母的宠爱,导致性格过于骄纵,没有包容的习惯,不懂得“合作”;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尚处于情商的初始发展阶段,未形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个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长期学习生活中,已经拥有各自的小圈子,不愿意进行额外的交友,所以不拥有自己小圈子的人,只能被“孤立”。故而如何让学生明白学会包容学会合作、树立正确三观以及增加不同学生的相互接触机会,是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值得思考的事情。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组建“友谊小队”,增加学生交流机会,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包容。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授“学会跳绳”这一节课时,可以首先教授本节课跳绳需要掌握的要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接下来体育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两人分组,体育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当注意,不可让学生自由组队,而是采取“抽签”方式进行“缘分”组队。例如在体育教师准备好全班学生的“签”之后,学生就可以轮流进行抽签,学生a与学生b都抽到了数字“1”,则学生a与学生b就组成“友谊小队”。组好队之后,体育教师可以发布“双人跳绳”任务,即小组的两位学生面对面跳一根绳,使学生在跳绳中增加交流机会。体育教师还可以在体育课即将结束后举行“友谊小队”比赛,体育教师根据配合情况以及跳绳个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友谊小队”可以获得体育教师的奖励。体育教师通过“友谊小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了“被孤立”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增进理解以及学会包容。



        二、跑步“甩掉坏心情”,释放学习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这就使得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从小就被迫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本该解放天性享受放学快乐的小学生只能在各个辅导班连轴转,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故而也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中,不少学生存在“厌学”的心理,对日常的学习产生极大影响。故而在能够使学生放松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要把握机会,帮助学生“减压”。运动是舒缓心情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体育教师可以将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使体育课堂变成减压课堂。
        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带领学生跑步的方式,使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体育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首先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接下来的运动对学生造成拉伤等损害身体健康的现象。排列好队形之后,体育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跑步前回想最近的烦心事以及压力,在跑步过程中,听到体育教师“1234”的口令之后,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大声喊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体育教师运用运动的方式使学生“甩掉坏心情”,使学生得到学习压力的释放,有利于学生减少“厌学”情绪。同时,体育课愉悦学生的心情,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程度。
        三、“轮流小体委”,提高个人表现力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大部分小学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考试分数能够到达怎样的高度,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习惯接受知识,而不是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表现自我的意识。导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养成内向的性格,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社交恐惧症”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故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个人表现力。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采取让学生当“轮流小体委”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我展现自我。
        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首先给学生进行编号,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号,编排学生当体委的顺序。编排到第一位的学生,就负责本节课的“小体委”带队任务。体育教师可以有请“小体委进行简单带队任务。例如体育教师可以请“小体委”组织班级的热身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告知“小体委”主要涉及的带队知识首先是整理队形,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同时要喊好口令。体育教师在告知“小体委”之后就可以请其进行自由发挥。体育教师让学生轮流当“小体委”,让学生在带队中展现了自我,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唤醒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可结合组织“轮流小体委”活动,提高个人表现力、开展“友谊小队”活动,促进学生友情健康发展等策略,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姜永胜.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010(013):94-95.
[2]马虎娃. 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9):213-213.
[3]蔡伟峰[1].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8):0367-0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