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传承经典,让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肖红梅
[导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进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砥砺自身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应该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将文化传承深入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四川省仪陇县宏德小学  肖红梅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进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砥砺自身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应该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将文化传承深入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为例,从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出发,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化传承;文化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其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文化传承教育也旨在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设计多元的文化传承活动,给予学生正面的文化熏陶,开展润物无声的德育引导,从而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1.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
        1.1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优化语文教学质量
        经典之所以具有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出色的文笔与写作技巧,还更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与历史文明进程。小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能够博览古今,开拓视野,感受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教师通过开展文化传承教育则能够使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作用最大化,有效优化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2促进德育教育开展,实现素质教育改革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合,其具有深刻而多元的精神内核。小学生的认知思维、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科学应用经典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找准最佳的教学结合点,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积极正面的文化知识信息,指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锻炼学生审美情趣与认知思维的深刻性。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的可行策略
        2.1在诗词教学中传承经典
        诗词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气韵与独特美感。但是多数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根本没有充分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是逐字逐句的机械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效率低、遗忘率高。


针对这种问题,教师便应该从创作背景、主题精神与文化价值这三个维度出发,综合分析诗词内涵,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熏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音乐、图文与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扩充课堂教学容量,为学生构建诗词的天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诗词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古人庆祝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与节日盛况,再辅之以播放孤独萧瑟的背景音乐。教师通过对比,能够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指导学生深入逐字逐句地鉴赏诗词,便能让原本凝练抽象的诗句变得跃然纸上。将文化传承教育与古诗词教学有机结合,能将诗词立体化、直观化,不仅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诗词内涵的理解与掌握,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文化常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2在阅读教学中传承经典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阅历,精心挑选出的经典作品。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开展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深入揣摩经典中的文化内涵。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赵州桥》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石拱桥。教师先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总结赵州桥的特点。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列举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最后教师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分析赵州桥的创建过程与历史地位,以彰显中华民族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够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发散思维、深入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与价值观塑造,从而有效提升了阅读的质量,在无形中实现了文化传承教育。
        2.3在实践活动中传承经典
        要想高效实现文化传承,教师就应该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积极设置趣味化的文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从诗词情感与文化内涵出发,以不同的语调和情感来声情并茂地诵读诗词,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培育审美意识与诵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亦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文化手抄报、传统工艺制作实践等等文化活动,给予学生多元的学习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结束语:
        文化传承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深入探究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打造浓厚的人文学习氛围,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注入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彩凤.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28)
[2]易芳琳.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J]西部丛论,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