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   作者:孙清丽
[导读]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心为本”的教育。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缘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孙清丽

摘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心为本”的教育。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缘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爱心;身心健康
        班主任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调整德育目标,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要培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正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风险意识,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找到自信。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德育目标,鼓励小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保持良好心态。
        一、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时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变化、学习困惑等问题。针对每一个同学,要研究其性格特点、个人爱好与专长,关心他们的家庭环境,适当地去跟他们聊天谈心,也可以通过其身边的朋友来全面了解他们的性格,从而能因材施教,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班主任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以“亲”为主,以“勤”为辅。当学生思想或行为出现异常的时候,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帮助他解决困惑;当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与信心;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用爱驱走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学习。要带好学生,班主任的“勤”也必不可少。对待班级工作,班主任应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勤观察,勤思考,勤交流,勤学习。无论上课还是课外时间,班主任要时常观察学生的行为动向,分析他们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要勤思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以便防患于未然。最后,在多变的时代中,要想跟上时代潮流,班主任自己必须勤学习以适应变化的社会,做到与时俱进。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是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班级是小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小学生的品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了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教育;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选好班级干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可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当今社会网络无孔不入,对学生封杀网络是不现实的。网络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建立小学生专属的网络平台,是一个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在学校网站上可设立班级专区,展示学生的文学、绘画作品,提高学生参与网络的积极性;开设聊天专区,方便学生之间交流;增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及游戏,方便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休闲娱乐。


通过网站,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还可以借助网站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关怀人格,传遍正能量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责任是育人。每个教师都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爱,关怀。片面的口头关爱没有大的作用,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启发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尊敬、受爱戴的,教师很辛苦,但有学生的陪伴,也有欢乐的地方,关怀的一大途径就是交流,作为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去亲和学生,与她们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面对老师,教师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的做的更加完善。
        大多数的教师都喜欢好学生,所谓好学生就是学习好、爱学习的学生,往往忽视了班级里的中等学生以及差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喜爱与鼓励,学习差的学生也有自身的优点,或许他们努力了,就是学不懂;或许他们心里有事,影响了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关爱,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好好学习。
        四、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
        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德育教育新方法进行不断探索。首先,为人师表。小学班主任要通过教书育人和授课过程中的言行突出个人魅力,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以情感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次,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小学班主任要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五、一视同仁,不抛弃不放弃
        人字是我们一年级最先交给孩子们书写的字。一撇一捺,一撇为道,一捺为德,可见道德何其重要?孙维刚曾说:一个孩子的进步与徘徊,常常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进步与痛苦。可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他在学生们心目中位置的高低。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同样是这六个字,教师的努力程度,决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度、深度、广度。每个学生都是渴求新知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老师的付出与努力。不管教师天资如何,只要是真心地投入、忘我的钻研,你的教学就会是充满阳光,充满灵性、充满激情的。
        我们能为美景凝神落泪,能被身边的人深深感动,能用师爱担起责任,用行动表达真情,能在内心深处怀抱求真求善的渴望,这便是我们走上讲台的初衷。作为班主任,能在孩子们青涩的记忆里存留老师对成长的包容与尊重,关爱与美好,这场相遇就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1]马彤彤. 小学班主任德育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8(6).
[2]周明凤.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 科教导刊,2017(12).
[3]王虹.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