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单元教学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吴晓冰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学校和教师也不再只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科素养
        吴晓冰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东桥镇中心小学   350818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学校和教师也不再只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对于新时代的中国而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三年级;单元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的教学属于基础性教学,这一时期教师所讲述的都是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虽然教学内容简单,但是学生年纪小,理解能力不够,所以教学难度仍然很大。而且教师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设计了单元教学。单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讲授的知识联系紧密,所以孩子们学习的连贯性就很大,教学质量也相应的提高。
        一、单元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中的重要性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是语文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完这些知识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完成阅读和写作。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篇幅较短的文章需要小朋友们去阅读和理解,然而文章类型多样,学生在阅读缺少方法,导致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不好。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采取了单元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都是以单元划分的,每一个单元的文章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按照文章的题材或者写作方式等形式进行划分。教师按照单元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孩子们对于单元中文章的印象,而且以单元为单位,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之间的脉络,弄清楚文章之间的不同以及各种类型文章写作方式和叙事风格的不同,这样当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时就会拥有一个清晰的阅读思路。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没有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板一眼的接受,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整理,这就导致他们需要背诵很多的东西,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单元教学已经将文章进行一个归类,学生学习完单元中的一两篇文章之后,会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解,从而延伸到下一篇文章,这有效的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增大了学习的效率。单元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省力,不用将课本中的文章进行归类,只需要按照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就可以,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二、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单元教学策略
        (一)创设语言情景,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如果在学生阅读时为他们营造一个相符合的语言环境,他们阅读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的透彻。

生动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文章所表述的内容以及作者当时的感受,有助于他们去体会语言间所蕴藏的情感,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一定的语言经验,在之后的阅读中可以更加的得心应手。
        例如:在第二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叫《陶罐和铁罐》,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这两个角色,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很好的进入到课文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与另一名同学的对话来了解整片文章的大概内容。在学生阅读完一遍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你们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堆放扮演的角色,为什么呢”,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来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助于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对该单元的《守株待兔》进行教学,第二单元都是寓言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以故事为背景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融入阅读的氛围中,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背后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都能核心素养。
        (二)整合阅读资源,培养阅读思维
        文章的类型多样,而小学生大多喜欢充满趣味性和故事性的文章,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很容易感到乏味。基于此,教师要整合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思维支撑着孩子们的整个阅读过程,让他们拥有一定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确保他们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整合阅读资源不仅是对阅读内容的大胆取舍和补充,更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空间的一种形式,所以教师在整合阅读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的过程中,由于它是一篇说明文,为了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对阅读资源进行一个整合。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想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他们对赵州桥的外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这些可以直接呈现出来的阅读资源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情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课文的阅读当中。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阅读思维。
        结语:总而言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采取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框架,理清楚文章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篇文章联想出其他文章的叙事风格和体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孩子们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务必要立足于核心素养来展开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廖敏.小学中段语文习作单元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周腾.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