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黄丽琦
[导读] 初中阶段通常是每一个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时期,非常容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一些问题行为,这对其未来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黄丽琦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丹城二中  315700
        摘要:初中阶段通常是每一个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时期,非常容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一些问题行为,这对其未来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明确初中生产生行为习惯的原因,设计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消除自身的问题行为。本文将通过简单介绍初中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对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管理;问题行为;教学方法
        引言:问题行为通常产生在行为习惯、情绪心理和学习情况等方面,通常是指相比较与同龄人,个别学生会产生扰乱教学秩序、恶化学习氛围和逃课打架等行为。班主任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管理者,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班主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对情况,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达到初中阶段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目标。
        一、初中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现阶段,初中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所接触的各种信息来源于网络、电视、手机、广告等多种途径。其中一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文化,这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难以为其提供纯净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家庭环境
        每个家庭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比如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恶化,家庭情况复杂导致父母一方出现问题离婚,单亲妈妈和单亲爸爸各自组合新家庭导致对孩子的忽视,父母外出外省打工长期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或者交给爷爷奶奶教育,父母凭情绪教育孩子等等。许多父母都认为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是对其最大的帮助,从而忙于工作对孩子的交友问题和学习问题缺少关心,这会导致孩子认为父母并不在乎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会通过产生问题行为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三)学校环境
        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推行了多年,但仍然有部分教师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教思想,从而忽视了自身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教师通常会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仅以批评、惩罚的手段进行处理,即便问题学生改变了一些不良行为,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达到根本的教育目的。
        二、初中班主任对问题学生进行管理的方法
        (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设计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学生之间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并且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总结学生的个体特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其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应通过私下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班主任还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以更加含蓄委婉的方式进行谈话,从而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在学生回答语文教学问题时及时鼓励赞扬,增强其自信心。
        (二)班主任需要严宽相济,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大部分初中生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习惯,并且这种习惯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形成的,若想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因此,班主任需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为引导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进行渗透。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守“适度、适量、适时”三大原则,在原则问题上坚决不让步,若学生的偶然产生问题行为教师应以教育和引导为主要教学方式,对于多次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班主任需要予以严厉批评,并与学生做好思想情感上的沟通,帮助其认真分析问题及后果,促使其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其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问题行为。
        (三)学生应与家长进行合作,参与教育和管理
        学生产生问题行为与社会、家庭、个人和教师等多种因素都有非常大的关系,若如果仅依靠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只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则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行为,同时这也是教育改变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所扮演的教育管理角色,成为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的“桥梁”,积极加强与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建立良性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问题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强强联合达到有效教育问题学生的效果。班主任可以设立家长委员会,由班主任向家长讲解渗透家庭教育理念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正确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家长参与教育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开展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思想
        初中班主任应将管理教学思想融入到具体的活动当中,借助活动载体彰显育人思想,在无形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改变自身的问题行为,找回自我。因此,班主任要营造愉悦、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氛围,借助语文课堂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打造书香教育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其形成规范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消除自身的问题行为,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永强.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新课程(下),2019(12):304.
        [2]姜春.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128.
        [3]陈建阳.初中班主任基于德育管理创新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