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仁静
贵州省金沙县平坝镇教育管理中心 551800
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随着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篇幅和难度较小学阶段有了很大变化,導致许多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加之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逐步成为了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大量英语学困生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影响了课堂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使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不高。该文针对农村英语学困生大量出现的实际,立足于农村英语教学实际,从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
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育工作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好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个人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现实的英语教学工作中,随着课程难度的逐步增加,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管控,导致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掉队”了,成了学习英语的学困生,英语和其他课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农村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若不及时加以转化,势必愈演愈烈,将导致学困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落越远,孩子们英语学习越来越困难,最后厌学情绪蔓延,导致英语教学失败。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笔者从教十多年来一直注重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量体裁衣,认真分析学习兴趣不浓、方法不对、动力不足等影响因素,找出学困生群体阶段性落后的原因,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策略,促进其学习行为的转化,力争不让每一名孩子掉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籍此与各位进行简单交流,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教学效率,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英语学习困境的目标。
1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1 教学理念陈旧形式不新颖
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锐减。这一因素在农村学校的课堂上尤为突出,很多教师教法刻板单调,认为学好英语就要让学生不断地死记硬背,授课时机械式地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不灵活,形式不新颖,让学生看见英语就心烦,听到学英语就头疼。有的教师不注重对自身业务知识的提高,不及时“充电”,多年来吃老本,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致使学生的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困生大量出现。
1.2 英语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笔者近年来发现,很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典型的有英语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自主学习习惯差这3种因素影响形成。一是英语的基础差、底子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缺乏,大多为非科班出身,教师内在素质不强,教学水平低下,教出来的孩子词汇量少拼读能力差,口语交流能力更弱,连简单的日常对话都不敢。二是自主学习习惯差。学习习惯的养成,往往决定着孩子们成绩的高低,综合素质的优劣。笔者发现很多英语学困生产生的主因是个人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思想不集中频繁“跑毛”开小差,爱干与英语学习无关的事,不爱动手、动口、动脑始终处于无思维,无动力的被动学习状态。三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率,很多英语学困生是方法不恰当的受害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些孩子根本就不预习、不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对“思维导图”和“错题积累”等有效学习方式更是不会用、不善用,久而久之使得新知识学不会,旧知识没消化,逐渐与班上的学生拉开了距离,脱离了英语学习的“快车道”,成了害怕英语、恐惧英语的学困生。
2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建议
2.1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智力正常,思维清楚和同龄孩子一样,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具有提高自身英语成绩的渴望,这时教学者就要帮助学生分析英语成绩低下的原因,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适合自身的追赶计划,从小处发力逐渐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使学困生群体逐渐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树立起信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逐渐由沉默转向活泼。例如,笔者通过与学生更深的交流,发现部分孩子想努力学好英语但无奈基础太差,于是就着重让他们抓好教材基本内容的学习,背会单词、熟记课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确保在基础环节无差距。对部分性格内向、不敢张口的孩子,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点滴,发现“闪光点”就表扬,就充分予以肯定,通过点滴的赞赏,使他们逐渐告别“哑巴英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眼中重新燃起了英语学习的希望。
2.2 进行分层次教学评价
学困生大多缺乏合理的个人定位和目标,只有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可行、触手可及的目标,才能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给予学生前行的动力,使他们逐渐对自己产生认同感,相信自己能行,使学困生在小目标的实现中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分类引导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提高进展和学习兴趣的浓厚程度,制定恰当的长期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进展逐步予以修正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学有目标,学有进步。例如笔者将班级中的学困生群体,根据学业水平的高低分成A、B、C这3个兴趣小组。A组基础差底子薄,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笔者在制定目标时,只要求学生完成课内单词、课文的熟记,标准只是会背就行了,不做进一步要求。B组虽基础差底子薄,但可提升空间大,这类学困生群体也最多,笔者在制定目标时要求“困基强本”,在全面完成A组目标的基础上,要求随堂学案和课后练习的差错率控制在20%就算达标。C组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底子,提升空间大、可塑性强,主要是缺乏监管,个人放松自我要求学习精神松懈,造成英语学习上的被动,对这类学生笔者帮助其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安排兴趣小组长进行监督,由老师进行抽查,其他方面按正常学生对待,在抓落实、抓督促上下工夫,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鼓励各组学生在完成本级学习目标的同时,积极向高层次拓展迸发,通过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大部分学困生都能逐渐跟上正常的授课进度,不但摘掉了学困生的帽子,还逐渐成了班级英语学习的中坚力量。
2.3 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英语成绩不佳的原因是学习过程中不得其法,如何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呢?笔者认为,此时可以大胆引入“思维导图”等教学理论。例如在英语的词汇教学时,很多孩子反应记不住、易忘记,教师可借用“思维导图”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加前缀、后缀,单词联想、单词拆分等记忆方法,使学生轻松记住更多的单词。通过多种行之有效学习方式的传递,逐渐使学生摆脱了英语学习的困境,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3 结语
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阶段英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学困生的转化和提升不是朝夕之事,我们应该用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在着力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关心关爱关注学困生,才能有效促进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和转化,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深深.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 束定芳.外语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之间寻求融合——李观仪先生的外语教学观及外语教学实践主張[J].外语界,2019(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