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任秀颖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任秀颖
        天津市静海区第六小学    301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可以让小学生在启蒙阶段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他们之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为了能够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对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学会尊重与关爱他人。对于教师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他们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应当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不能够单一的说教,而是应当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才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减少他们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愉悦感。并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过程较为缓慢,如果能够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话,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的扩张教学内容,他们在学习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精心备课,丰富与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备课,进行有序教学,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精心备课,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实际学习能力,为小学生选取合适的学习素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心理健康教学素材,让小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了拓展课堂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动画内容,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并且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课后也会对这些内容有着新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并且在提出问题之后及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小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被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关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以这种态度去对待他人[2]。


        三、引导小学生大胆发言,表现自己
        只有在平常与小学生多加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才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为他们及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大胆发言,表现自己。小学生的表达欲望较为强烈,并且想法较为单纯,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也会以儿童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大胆发言,也可以帮助教师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与小学生进行更加和谐的相处,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3]。
        四、布置实际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课后作业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生活中也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布置实际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课后作业,让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例如,小学生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他们会不可避免地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在遇到这种矛盾时,教师可以让他人利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去解决这些矛盾,以己度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家庭中,小学生如果对家长的做法有所不满,也可以利用相关知识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也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引导家长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小学生在家庭中也可以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要只局限于课堂中,还应当与家庭相配合,这样小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也会更多的支持,并且乐于使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与解决矛盾。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可以拥有更加乐观的性格,在心理健康教学中也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
        其次,心理健康课作业类型应该丰富多样化,才不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例如心理电影赏析,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创造力》课题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奇思妙想作品;《走进青春期》课题可让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当然,心理教师也要认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反馈,本堂课的作业尽量在一周内完成检查与反馈,以免时间拖太久,学生容易忘记,教师的反馈成效也会减少。教师在反馈时应该要用包容的心态,评价语言积极向上,注意引导学生的思想与心理。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改进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在教师的长期坚持下,小学生可以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获得启蒙教育,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中会积极主动进行独立思考,在生活中也会尊重与关爱他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为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坤.“情景—感悟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57-59.

        [2]张健,潘少萍.小学心理健康课高效生本课堂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3805:32-35.

        [3]张毓珍.情境体验体悟践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初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