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炎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学科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所在,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支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性,有了情景的加持,对于处于具象思维为主体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起到支撑辅助思考的作用。当我们在教学当中创设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经验和认知发生冲突后,就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实质的影响。对比分析是科学教学中常用到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通过对比,依据现象的不同,来推测本质的概念。因此,通过对比分析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前测;情境创设;思维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学科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所在,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支配。为了贯彻小学科学课程理念,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思维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往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梯。
接下来我以吕然老师指教的《地球的故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奠基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我们要思考几个问题:①怎样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探究,由听故事变成经历、体验故事的人?②学生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学生的实际感知认为地球并不是一个球体,从哪些方面怎样做能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呢?我有如下体会。
1.做好前测,精准把脉。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进入课堂时,都是带有对所学知识有所认知,而不是空着大脑壳进入课堂的。学生这种总是带着各自原有经验、认知、概念走进课堂。有效的学习路径并不是指最特别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而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设计的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1】
在《地球的故事》一课中,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例如,网络、科普读物、动画片等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对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概念,学生的认识和建构是没有根据的,学生没有经历建构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过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停留在文字、图片的捕获上,认识不深刻,不能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学生最大的疑惑是看见地表有山、有沟壑、有平原、有海洋,地球是一个凹凸不平的大地,这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一致的。这是学生吸纳地球是个球体的绊脚石,大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处境。是需要学生重新建构的。
教师做好了前测,对于学生学习的障碍有了具体的了解,为后面革新教材教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真探究,指向性就更加强烈了。
2.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冲突。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科学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教材的内容也离不开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多引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感受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科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2】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性,有了情景的加持,对于处于具象思维为主体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起到支撑辅助思考的作用。当我们在教学当中创设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经验和认知发生冲突后,就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实质的影响。
《地球的故事》一课中,原文以人类认识地球的样子为时间主轴,已叙述的口吻讲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如果按照那样上课,学生可能会感觉味同嚼蜡,更不用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基于前测,实际教学时吕然老师大胆改革教材,创设了两个情景。一个是学生看平直马路上的汽车,不管汽车跑多远,我们都能看见汽车的样子,只是汽车越来越小。另一个情景是在海边看远去的轮船,会发现轮船船身会先逐渐消失,桅杆的顶端最后消失。都是看远去的移动物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吕老师对教材的改动,大胆创设情境,学生在这两个情境里不仅是在听老师讲故事,更多地是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引发思维的冲突,由听故事的人变成思考故事的人。由此为接下来学生亲自模拟港口轮船出海提供了探究条件。
学生在亲身模拟观察帆船出港的实际现象过程中,经历了推理、论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3.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
对比分析是科学教学中常用到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通过对比,依据现象的不同,来推测本质的概念。因此,通过对比分析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至关重要。
《地球的故事》一课中,吕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模拟轮船出海的效果可以怎样实现。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是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怎么做,怎样做能出现轮船出海的效果。这种变教为学的方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把塑料板变成一个斜面实现了轮船出海的效果;通过把塑料板变成一定的弧形,也能看到轮船出海的效果。通过分析潮水潮落,学生排除了海面是斜面的可能性,继而研究海平面是否弧形的。轮船出海向各个方向都是先看见船身消失后桅杆消失,学生继而想如果海平面向四面八方都是弧形的,就能实现各个方向出海都能实现先船身消失后桅杆消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球行。
4.巧用视角转化模型,强化动思同行建构新认知
基于前测,学生只是在地球上看地球的困惑,不能认识地球是个球体。吕老师受到人类太空看地球的启发,做了一个视角转化看地球的模型视频资料。先是在一个直径1米的圆球面上,模拟地球表面搭建各种微小场景,然后以微视角的角度,在模型地表拍摄,会发现模拟地表和现实地表一样,有山、有水、有沟壑,地表是凹凸不平;然后把镜头拉到高空拍摄我们的模型地表,会发现地球模型在拍摄视野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球体。学生通过视角的变化,结合自身做的探究实验,就能理解地球确实是个球体,只是我们在地球上,视野受到局限,只能微小局部看到地球的地貌。这样的一个视角转化,学生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看到的地球并不是球体,而转化视角之后,看到的地球是个球体。观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这也告诉学生一个科学道理,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要全面的看问题,掌握事物的各个因素,实验操作和认知思维相互促进发展,保持同步。
吕老师放手把自主建构科学概念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的去探究,亲自感受、体验科学现象、结果、结论产生的过程。
《地球的故事》一课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吕老师将一个阅读资料、知识积累型的课程转化成一个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经历建构“地球是个球体”这样的课。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从学生认知上入手,重建认知,调动学生的有关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思维爆点;引导学生将探究观察到的现象与要生成的概念紧密关联;合理巧妙地搭建教学情境支架,引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究建构概念。由听故事的人变成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究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逐步建构清晰的科学概念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优琴.基于前测分析 寻找贴合学生的有效学习路径——人教版二上“认识直角”的教学实践历程[J].新课程,2021(01):118-119
[2]徐燕.科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西教育,2021(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