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于静全
[导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但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提问仍然存在浅层次、低水平、形式化等问题
        于静全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但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提问仍然存在浅层次、低水平、形式化等问题。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并通过课堂中的有效师生问答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开放型问题、将问题置于学生合理认知水平、将问题精心分类、将提问与学生回答捆绑等方式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具体策略
        引言
        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学生学习之间的纽带,是师生互动的桥梁。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占据很大比例,互动性、指导性以及思维发展性的特征更为鲜明。在科学课堂中,科学教师的提问会直接引导学生的思考路径,进而影响学生的科学概念构建与科学思维的发展。然而,很多科学教师把课堂提问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考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进行提问,因此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在问题设计时深入思考、精心安排,并通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发挥其功能价值,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封闭性的课堂提问转变为开发性问题
        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会提出两种问题,一种封闭性课堂问题,通常这种问题答案是唯一的,如常见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学校的面积有多大?等这些问题答案都是固定,学生只要通过观察,就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另一种问题就是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如动物园中有哪些动物?植物园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等,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回答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将封闭性的课堂提问转变为开放性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养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寻访小动物”的课程时,教师将传统的封闭性问题“你们认识小马吗?”“认识小鸡吗?”转变为“你们都了解生活中哪些小动物”学生会回答说“小马”“小鸡”“小狗”等动物,然后教师将提前准备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这些动物生活中特性,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
        二、设立符合学生理解范围内课堂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会将问题分为五类,即感知性问题、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类,感知性问题,是指学生感知某些物质或某些现象后,对学生的相关的问题,如生活常见叶子的颜色、花朵的颜色等。
        第二类,回忆性问题,是指教师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知识内容进行回忆,通常这些问题都会在课堂巩固阶段由教师进行提问的,如学生学习完“水的三态变化”的课程时,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关于水的变化,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会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说出关于水的变化,水如何结成冰、水如何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如何变成水珠的,从而掌握关于水的变化知识。
        第三类,理解性问题,通常是在学生在掌握某些科学现象后,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在完成实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的阶段。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磁铁的两极”的课程时,教师为学生展示磁铁两极的实验,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并且提出教学问题“磁铁的两极具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对实验观察利用自己语言总结出磁铁相关的内容。
        第四类,分析性问题,将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不同部分练习,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的课程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完成制度保温杯的实验,同时教师将开水放入保温杯中,几个小时候一起测量保温杯中的问题,比较出这个几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并且一起分析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为什么会不同,从而如何降低保温杯中热量传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第五类,应用行问题,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后,教师为学生设立情景,根据学习相关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生“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程后,教师让学生制作一条小船,来了解相关的浮力的知识,解决生活的现象,提升学生的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
        三、将课堂问题进行分类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不同问题是存在差别的,教师要根据问题的内容,提问时间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追加性问题等三个方面:第一,核心问题,是根据教师教导学生内容,进行分析,设立问题数量相对较少,但问题十分的关键,能够针对相关的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加工性问题,是根据课堂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将核心问题进行丰富,从而对核心问题起到指导作用,并且解决相关的核心问题。第三、追加性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核心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学生个性存在差异性,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性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也是对核心问题的完善,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回答的答案也会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开展追加性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将课堂问题与学生回答相结合
        将课堂问题与学生回答相结合的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拓展学生思想内容,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课堂问题。第一,拓展学生的思想内容,就是将学生的思想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师通过拓展的方式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当一名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这位学生的答案外,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对这位同学的答案你们还有其他补充的吗?”“你们认同这位学生的答案吗?”等问题都能够拓展学生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对问题形成新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科学知识。
        第二,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到年纪的影响,思维模式相对开放,探索能力较强,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回答完教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你为什么这么回答?”“你这样回答有什么根据?”等从而在这些补充问题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第三.突出挑战性的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挑战性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课程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石头进行观察,触摸,也可以拿一些工具进行敲击,学生会发现这些岩石十分坚硬,很难改变模样,从而在学生心理会产生岩石无法改变模样的认知,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岩石真的不会改变模样吗?”然后为学生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岩石的图片,从而了解岩石会产生改变的科学认知,通过这种挑战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科学知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问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认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提问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对科学课堂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群群.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31-232.
        [2]马丽娜.把握原则  讲究策略  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分析[J].考试周刊,2021(03):90-91.
        [3]邹泽华.例谈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关于《折形状》一课的教学启示[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49.
        [4]王永东.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有效组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27):51-52.
        [5]崔宝莉,潘凯.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0(22):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