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楠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实验小学 115000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其他教学的基础,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有优秀的道德品格。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教师只注重讲解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策略,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让其教育实现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思想道德品格;生活化
引言: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思想品格,这与健全他们的人格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新课改中也强调要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在教学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在学习任何课程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还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而课堂导入是学习的开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可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他们的现实生活,将生活化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让同学们从中产生思想感悟。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明白生活处处有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规则,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导入环节,可采取问题导入,问他们“假如某天你因为急着回家写作业,没有打扫卫生,而是让同组的同学帮你打扫,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让同学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如此的导入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会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有的同学认真思考会回答“这是不对的,没有打扫卫生,这违反了班级的规定,我们应该遵守班级规则。”接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生活中有人插队、闯红灯等现象,让他们分析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以及会带来的影响,同学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会蹦出许多思维的火花。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上台发言,多数同学会认为规则是重要的,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遵守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引导和灌输,而是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这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生活是教学的体验,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重提炼生活的素材,呈现生活化的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也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2]。与此同时,新课改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多与同学交流和互动,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同学们一起体验生活化场景,让他们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呈现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带给同学们强烈的听觉、视觉体验。接着,教师可让同学们讨论自己的家乡发生的变化,让他们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感谢祖国和相关的人员为家乡所做的贡献。
三、合理利用教材,变静态教学为生活教学
虽然回归生活化教学要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但任何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而存在,这要求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时要合理利用教材,而不是将教材进行生搬硬套。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活的实际来教学,并适当地做一些变通[3]。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同学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的爱。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向同学们展示课本中帮助他人的方式,如帮助老奶奶开门、借给忘记带彩笔的同学、在公交车上给爷爷让座的场景。教师可问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帮助或关系?在帮助他人时,你是什么感受?”大多数同学们都帮助过他人,他们会帮助他人时会感到开心。在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后,教师可举办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让同学们去养老院陪伴老人等,让同学们能够从实践中感知爱心的深刻含义。
四、改进教学评价,实现品德课与生活统一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平时的课堂作业和考试成绩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不足,只重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他们的学习过程,不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也没有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现生活化。为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同学们学习的过程,注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付出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同学们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当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时,要及时地帮助他们。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1课《我是独特的》为例,教师在评价中可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具有的特点,自身的优缺点,让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一些在课堂中性格内向、不爱表达的学生,教师在评价他们时,要使用正能量的语言,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回归生活,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具有生活化、形象化,引导同学们去想象、去探究其中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琳.品德教育生活化 培养合格小公民[J].情感读本,2020(12):11.
[2]梁恩梦.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的探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20(07):183-184.
[3]周莉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J].小学时代,2020(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