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有效想象画面的实践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徐晶晶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有效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其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徐晶晶
        海安城南实验小学  2266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有效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其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有效想象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加强其感知能力,使其在阅读实践中能够将文章锻炼抽象文字绘画出来,或者将其表演出来。老师要注重将其在课堂上结合多种方式将其良好地融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并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本篇文章则针对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有效想象画面的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有效想象画面;实践途径;研究
        引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作为主体展开教学,要求教师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授课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其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在进行课堂授课中还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想象,所以,老师要对该种授课方式进行实践研究,探析多种可以实施的授课方式。
        一、结合画图,启发学生的想象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文章都具有生动有趣的画面描述,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引导绘画,让学生将画出的这些图片良好地和文章的情境相呼应,并充分反映文章表达的寓意。在授课中适当结合该图片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启发,由此进入到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中,当学习《守株待兔》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自己展开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抛出问题:“谁在守株?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同学们会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守株待兔的情境,明白整个文章故事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守株待兔的小插图让大家进行欣赏和对比,看看是否画对,之后再进行提问:“是什么原因能够让种田人下如此大的决心去守株待兔?兔子在树上撞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吗?”。之后再结合插图进行提问:“看着坐在树桩旁边的种田人,你们有想要对他说的话吗?这个小故事告诉了你什么道理?”。通过画图和图片的引导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文章整体的脉络,还能对其进行良好的启发教学,帮助其理解文章当中的寓意。
        二、利用角色扮演想象,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大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沉浸在语文文章当中,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其深刻体验文章主人公的心态。同时,角色扮演可以加强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直观地体现文章情境和生动的人物。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帮助其展开想象画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内容中,教师可以找来两名同学们对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当中的对话和描述。针对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找到班级内自认为自己可以扮演好的同学上台进行表演。

要将陶罐的骄傲状态和语气能够生动演绎出来,比如文章中描写的“轻蔑的神气“、“傲慢地问”、“恼怒”、“火冒三丈”等神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其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同学们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相处要相互尊重,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保持谦虚,全面地去看待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展开想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如今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授课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在课堂当中创设生动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图片以及音乐,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使其在双重感官的刺激下融入课文当中的情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3]。
        例如,在学习《荷花》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大家播放好看的关于荷花绽放的视频,让同学们能够根据视频当中生动的荷花盛开的情境找到文章当中描述的内容。比如针对文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开了......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段的句子,老师可以结合这一段的内容为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现出来,在加深对文章句子描述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自己在阅读时展开情境想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学会应用课文当中的词语。
        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利用想象
        在教学学生进行写作时,由于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该如何展开想象下笔描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引导写作,提出问题,结合大家生活当中熟悉的事物,使其展开想象进行写作。
        例如,针对《我的妈妈》这一主题的作文,老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大家想象:“妈妈长什么样子?性格是什么样的?她对你做了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可以帮助其迅速找到熟知的信息素材,以此有效锻炼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想象画面的引导教学,不但能够加强其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能力,使其产生深刻地感受,更加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情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其在写作中激发自身的想象。教师要能结合多种方式定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帮助其阅读中通过画面想象将知识转化为自我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晶.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9.

        [2]罗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3]徐玉琳.放飞想象,展翅翱翔——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对策[J].读写算,2018(1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