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梅
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河南商丘476000
【内容摘要】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源头,气息运用是歌曲演唱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了气息的运用规律和技巧,才能把气息和人体发声器官协调配合,发出悦耳的声音,产生良好的共鸣。学习唱歌的过程,就是学习气息运用的过程。本文简述:气息与发声的关系,歌唱的正确呼吸方法,呼吸支点与气息训练,歌唱中的换气方法等基本知识,帮助初学声乐的朋友们打好气息训练的基本功。
【关键词】气息运用、演唱技巧、发声训练、呼吸方法
【正文】
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知识宝库,为华夏民族声乐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在民族声乐演唱理论研究方面,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歌唱气息的运用,唐代音乐理论家 段安节 所著的《乐府杂录》就有记叙:“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既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意思就是说:善于歌唱的人,一定要先调理好自己的气息,气息要出自肚脐附近的腹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出丹田”),气息到达喉头后,与声带配合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唱出优美的歌词,掌握好气息的深浅、升降运用,可以得到需要的声音,掌握了这个技巧,就能发出响彻山谷的美妙声音。
这段音乐理论叙述,指明了“气息是声音的源头,气息要和发声器官配合,气息的发声支点在腹部,通过训练可以得到气息运用技巧,就可以提高发声的效果”。这段千年以前的歌唱经验,也为我们今天学习歌唱提供了有效的方向和方法。
一、气息与发声器官的关系
练习气息首先要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发声器官,人体在肺部吸入新鲜空气时,能够给身体提供氧气,在呼出废气时,通过气流冲击咽喉的声带,产生的震动形成声音。呼吸的动力器官包括肺叶、隔膜、气管、腹肌、胸肌、肋间肌等;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呼吸过程。声带和喉头是生源区,调节气流通过的强度和声带震动的频率,来控制声音的变化。
当气息不够时,较长的歌词句子就唱不下来。气流的强弱缓急控制不好,声音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只有在气息运用自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声音的情感处理,才能塑造声音的感染力。所以训练气息,是歌唱的基础。
二、歌唱的正确呼吸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采用“胸腹式呼吸”是科学的方法。能够全面调动胸腔、膈肌、腹肌共同控制气息,能够使气息的强弱、快慢变化自如,是声区统一协调、表现了丰富。“胸腹式呼吸”方法原理:使膈肌下沉扩展,两肋及两腰膨胀,腹肌和骨盆肌上提,为胸腔创造出一个大的空间,使气体自然的流入肺部,并减轻了肺泡的压力,这样气息就深沉而充足了。
这和我国传统的“气沉丹田”理论相呼应,“气沉丹田”并不是要求把气息吸到肚腹中去,(理论上也做不到,因为空气只能吸入到肺部),而是要求练功者体会这种吸气深沉的感觉,寻求稳定的气息支点。“气沉丹田”就是让膈肌下沉、腹肌收缩,给腹腔一个持久平衡的压力,从而均匀、稳定的调整气息运用,避免因为歌唱或剧烈运动而造成呼吸混乱、气喘吁吁。
三、呼吸支点与气息训练
在吸气与呼气的过程中,有着肌肉收缩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这种控制平衡的“着力点”就是呼吸支点,大概位于肚脐下方三厘米处,中国传统理论中称之为“丹田”。气息训练就是要锻炼对气息的控制能力,运用自如的把握气流的方向和强弱。
进行呼吸训练时,要求两肋扩张、膈肌下降,将气息徐缓平稳的吸入肺底部,保持瞬间,然后慢速均匀的从牙齿的缝隙中缓缓流出,或者发出短促的单音母,如:a、o、e、i、u等跳音。整个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训练到能够持续到半分钟以上,气息的运用就比较好了,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呼吸支点”。
沈湘教授说:没有深呼吸就没有歌唱的高位置,声音唱的越高,说明气息就越通。从最高的头顶共鸣位置到最低的呼吸支点,需要“一米长”的管道距离。所以保持“深呼吸”才能营造的良好发声状态。沈湘教授非常重视哼鸣的练习方法,他说:能哼多高,就能唱多高。练习哼鸣有两种方法:一种开口哼鸣,让声音进入鼻咽腔,然后轻轻哼唱。另一种是闭口哼鸣,双唇闭拢,贴着咽璧吸着哼。
发声训练要求胸腹之间的气体和上面各种腔体之间的气息要想通,只有上下通气、里外通气、以气带声,才能控制好音色。所以,要加强肺活量的训练,锻炼两肋、膈肌与小腹的控制气息能力,使歌声有饱满的气息支托,逐步使歌词呼吸的技巧达到,能够完成整个歌曲作品的演唱技巧要求。
四、歌唱中的换气方法
一般来说换气点在两个乐句之间进行,初学者气息不够用,较长的乐句一口气唱不完,也可以多换几次气,弹药考虑词意和节奏的完整,尽量选择有前奏、间奏、休止的地方。换气时要像“闻鲜花”一样深呼吸,中、慢速的抒情歌曲,每一句结束都可以大换气。而快速歌曲的间歇和长乐句的中间,就要快速“抢吸”一口气,或者偷换一点气。
熟练掌握气息运用和换气的技巧,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长期的探索训练。更多歌唱技巧,如:真、假声的转换,不同音区的转换,都需要气息的支撑。
【结语】
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是建立在良好的呼吸基础上的,气息运用对演唱效果骑着决定性的作用。气息饱满、喉头稳定、呼吸支点正确,声带振动频率变化自如,就能产生声音混合的共鸣,准确的咬字吐字,音色就优美动听,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学习声乐,要先从气息控制和呼吸训练开始。
【参考文献】:李小贰 著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刘艳梅:河南商丘幼儿师范学校音乐组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