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王凡 滕璐
[导读] 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是贵阳市当下基层工作的重要方面
        王凡  滕璐
        (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党校,贵州·贵阳 550014;白云区图书馆,贵州·贵阳 550014)
        
        内容提要: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是贵阳市当下基层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贵阳市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问题也同时存在,本文例举了贵阳市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从居民利益共同体、社会组织、共建共治、现代化专业治理、“三感社区”建设等几方面提升贵阳市基层治理能力。
        关键词:贵阳市;城市基层;治理能力
        
        搞好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保障。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部署,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探索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街道社区治理机制。结合贵阳工作实际,加快推进贵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贵阳市城市基层治理主要做法。
        2020年1月贵阳市所辖区县完成了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设置,上半年逐步配齐领导干部,但工作人员缺编情况较为突出,街道配套机制尚需完善。年初贵阳市出台了《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来“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管理体制、提升质量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具体措施。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领导得到了加强,尤其是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得到提升,建立起直接责任与具体责任相联动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实现了进一步增强,各辖区综合考虑人群分布特征、商圈、机构服务半径等区位特点,把社会服务职能与党建、政务充分整合,逐步建立起互联互通、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使党员群众在居住区域与组织实现直接对接,享受便民服务。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贵阳市辖区共设置60个街道办事处,并赋予“六权”以增能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下放“职能部门综合执法指挥调度权”等六项职权,但目前下放效果不太理想,城管执法调度多数下放到位,其他几项职权还在摇摆当中。
        社区居民协商议事会、代表会制度建设实现有效推动。社区群众有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实现途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基本健全,法治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运用“智慧手段”能力不断深化,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不断改革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等一站式服务范围,把优化营商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内容,树立良好的为民服务意识,街道、社区不断推动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友好气氛。
        加强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社区专业化干部极为稀少,多数都为半路出家,因此,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素质能力建设非常迫切。目前,街道、社区队伍建设已纳入(市、区)人才队伍总体建设规划。
        二、贵阳市城市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城市基层治理由于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
        (一)服务效率还不高。
    街道虽然设置了政务服务中心,群众办事确实也方便了很多,但这只是办事模式、办公场合的改进与整合,并未涉及到机构改革,财权与事权未衔接,管事与管人不一致,街道与区直相关部门关系未完全理顺。部分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条件简陋,信息化设备滞后、临聘人员多流动频繁导致业务不精造成单项业务办理时间过长,有的服务项目没有纳入,工作人员缺乏主动为民服务意识。
        (二)社区居委会人群分化明显。
        原住居民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经济上较为宽裕,社区底层人群多为流动、外来人口,不同层级人群之间很少交流,各自形成相对分化的群体。街道各部门、居委会、志愿组织等与原住居民联系较多,与流动、外来人口联系相对较少,造成开展工作时有不畅,尤其是居委会干部中流动、外来人口极少甚至没有。
        (三)街道居委会社会组织培育不够。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倡导居民自治,计划到“十二五”末期每个街道具有五个以上的不同组织。“十三五”规划提出注册志愿者人数所占比例要达到辖区居民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但就贵阳市多数街道来看都不够,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大学生比例过高,有的达三分之一,辖区居民参与较少。
        (四)治理难度大,问题多,离治理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
        部分街道组织感召力弱,不能有效发动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街道公益服务滞后,居委会自治工作开展乏力,居委会干部难以树立威望。基础设施薄弱社区的居委会干部很难获得居民信服,其基层治理的效果就不会太好。
        (五)基层治理现代化手段不多,效率不高。


        一方面表现在基层治理的深度较浅,不少街道与区直部门之间未实现跨横向联动,实际效果发挥不力;另一方面智能化治理停留在表面,不少街道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不健全,资源整合不到位,难以实现共享,没有形成案例分享机制。因此,无法实现理想的治理效果。
        (六)街道及居委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自2020年1月成立街道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存在严重缺编的情况。街道、居委会在人员少事务繁多的情况下,今年又遇到疫情防控,几乎所有工作人员从春节至今就没有得到有效休息。不少干部专业技能不高,难以适应服务岗位的所需技能;有的年轻干部服务意识较差,对开展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缺乏担当。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辖区居民利益共同体。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汇聚人口的功能得到加强。务工人员、公司白领大量进驻社区形成居民结构的复杂化、多样化,相互缺乏交流互助及共性特征。鉴于此,一是街道、居委会要想方设法增进社区居民互动,尤其是原住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公司白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彼此间的信任,形成社交网络。二是利用周末、传统节日提高社区活动频率,组织居民投入公共事务,提升居民共治能力。活动内容尽量多包含帮助孤寡老人、残疾儿童、贫困家庭等,提倡居民互相关爱,以帮助他人为荣,树立他好、我好、大家好的意识。
        (二)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提高社会组织资源的利用率,社会组织资源可有效提升社区居委会的行动能力,对帮助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居民通过参加不同社会组织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其爱护家园、增进团结、和睦共处的意识,能有效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一是要壮大组织规模。街道、居委会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壮大,在人力上给予协调帮助,包括帮助辖区内中小企业,居民可利用企业资源实现社区自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二是大力提倡社会组织多样化。除号召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组织活动,还要提高志愿者、大学生、周围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组织活动的参与率,增加不同群体的相互交流有利于社区的开放。社会组织要坚持做好服务,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三是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人员素质,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共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多元化共建共治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发挥上级纪委、组织部的协调优势,上级纪委、组织部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困难较多的街道及其社区居委会,筹措资金定点帮扶,发动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城市基层治理;二是坚持发挥社群作用。打牢共建共治共享基础,政府在提供服务、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落实社区居委会自治活动;三是街道要大力提升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威望,居委会干部积极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发挥居委会干部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职能职责,着力提高基层治理效果。
        (四)构建现代化专业治理结构。
        为彻底解决城市基层治理问题,需要搭建一张无缝隙、无交叉、无重复的城市基层治理网络。一是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组建街道楼栋长、网格员、居委会工作人员、街道管理员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形成现代化治理平台架构;二是充实基层治理队伍。加强网络人员管理,建立“网格员、居委会、指挥室、街道领导”绩效捆绑考核制度,落实城市基层治理责任,按照一事双责原则进行考核。一旦发现有治理不彻底问题即启动网络系统进行处理,及时解决治理问题;三是打造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街道将治理内容、相关政务信息及时上传网络,实现街道、相关部门迅速联动,需要上报的问题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上反映。相关部门信息实现联网扩展,尤其是与12345热线、110联动、网络问政、数字城管、信访等数据信息共享,确保街道查阅了解相关案例,实现专业化治理,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创建“三感社区”。
        “三感社区”创建要以群众的满意为出发点,要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参与,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做到科学谋划、两点突出、措施得力、稳扎稳打、共建共治。“三感社区”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切实了解居民需求什么,要以居民的意见为工作出发点,凡事不要先入为主,要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发挥街道共治委员会的职能,建立社区平安工作机制,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公共安全联防联控,环境卫生共同参与,施行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及时完善,安装小区健身活动器材,车位改造升级,增设小区议事亭,智慧微菜场,确保餐饮卫生,疾病防控安全到位,坚决做到社区安全防控无死角,有效助推街道、社区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孙莹.以精细化治理引领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N].珠海特区报,2020-06-08.
        [2]黎家佑.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时代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6-02.
        项目: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校级课题“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以贵阳市为例”(项目编号:20DXKTYB028)成果。
        作者介绍:
        王凡,贵州遵义人,硕士,中共贵阳市白云区委党校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滕璐,贵州贵阳人,白云区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党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