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陕北民歌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3期   作者:范佳慧
[导读] “陕北民歌”是流行我国西北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艺术,按照歌曲内容和曲调又分为:号子、小调、信天游三类,其中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范佳慧
        商丘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 商丘  476000

        【内容摘要】“陕北民歌”是流行我国西北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艺术,按照歌曲内容和曲调又分为:号子、小调、信天游三类,其中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信天游”以浪漫的语言和幽默的曲调,直接反映了陕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本色。用原生态的语言、传统的音乐特色,反映了对爱情、婚姻、幸福生活的渴望,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陕北民歌”需要了解陕北的地理特点、民俗特色、艺术风格、发展与传承等知识要素。

        【关键词】陕北民歌、信天游、音乐欣赏、知识要点

        【正文】
        陕北民歌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有的演唱技巧,主要流传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上,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宝贵财富。陕北民歌起源于周代中期,流传到汉代时逐渐形成固定的曲调。按照歌曲内容又分为:号子、小调、信天游三类,其中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题材丰富、曲调变化多样。目前保存的陕北民歌曲目共有两万七千余首,其中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调)、黄河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传统小调)等。我们熟悉的代表性曲目有《东方红》、《兰花花》、《走西口》、《三十里铺》、《赶牲灵》等。
        学习陕北民歌,首先需要了解陕北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陕北的民俗民风特色,掌握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顺着历史传承的演变轨迹来欣赏学习,才能更好的发展传承这种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
        一、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特色,形成了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山西省太行山以西,陕西省秦岭以北,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内蒙古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在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陕北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西域民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因素。由于各民族音乐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秧歌、道情、说书、二人台、榆林小调、信天游民歌等丰富的演唱艺术形式。
        秦汉以后,过度的宫廷建筑,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植被破坏。随着人口剧增,由于毁林造地、生活用柴砍伐,过度放牧等原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导致水土流失恶性循环,经过长期流水强烈侵蚀,唐宋以后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特殊地形。在同恶劣的生存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培养出了陕北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浪漫淳朴的性格。
        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在贫瘠的山岭和纵横的沟壑之间,眼望着光秃秃的黄土地,忍受着枯燥、寂寞的生活。为了排遣寂寞和忧愁,开始信口编唱歌曲,用高亢而悠长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释放积压在心头的郁闷和愁苦。这些歌词见景生情,以景寄情,比如:歌曲《泪蛋蛋落在沙蒿蒿里》、《圪梁梁》、《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等,借助身边的事物展开联想和比喻,抒发思念之情。
        二、生动的反映生活,是陕北民歌的创作灵魂。


        陕北民歌题材丰富,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歌词素材,一举一动、一思一愁都是创作主题。比如歌曲《蓝花花》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的彩,生下一个蓝花花(呀)实是爱死人。通过女子做家务时用于纺织、刺绣的“针线”,联系到美丽可爱的姑娘“蓝花花”,用的是比兴手法。又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就招一招手”。用高亢而悠长的歌声,给枯燥的生活赋予了联想的色彩,增添了充满希望的生命力。
         生活中经历的大事件也是陕北民歌表达的内容,如:清朝中期,陕北男子由于生活所迫,经“杀虎口”北上蒙古进行贸易经商、打工贩运谋生,以“走西口”的凄苦心酸经历为背景题材的剧种和民歌应运而生,如:《走西口》《赶牲灵》等。土地革命时期,陕北创作出了大量歌颂红军的歌曲,如:《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抗战时期由:冼星海、刘炽、贺绿汀等音乐家以陕北民歌为基础,改编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东方红》、《兄妹开荒》、《南泥湾》等,使陕北民歌唱响全国各地。
        三、情歌,是信天游经久不衰的创作主题。
        在首陕北民歌两万多首曲目中,反映爱情、婚姻生活主题的作品,占总量的80%以上。从最初的“打情骂俏”、用于排遣生活郁闷“酸曲”,到诉说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从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悲壮,到获得幸福美满新生活的喜悦,把牵肠挂肚的真情实感演绎的令人闻之动荣,
        如表达爱慕之情的歌曲:《瞄妹妹》“头一回瞄你你不在,你妈妈打我两锅盖”; 反映不懈追求的情歌《眊妹妹》:“半个月眊妹妹十五回,哥哥跑成了罗圈腿”。描写恋爱中的心理活动的歌曲:《想亲亲》“想亲亲想的我心花花乱,煮饺子我下了一锅山药蛋”。展现爱情生活的歌曲《圪梁梁上二妹妹》“二妹妹在圪梁梁把树载,三哥哥挑水上山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爱情故事《兰花花》。感受幸福美满新生活的喜悦歌曲《亲口口》、《这辈子就跟哥哥好》等。陕北民歌的歌词大胆泼辣,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把敢爱敢恨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
        陕北民歌用悠长高亢的曲调,粗犷奔放的韵律,反映日常生活的艰辛,向往自由富足的愿景。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乐观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演唱陕北民歌巧妙的运用了润腔技巧,同时配合混合声真、假嗓音唱,在发音咬字、语速快慢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演唱技巧善于运用滑音,在不同的歌曲作品中滑音演唱的力度和音色等都有细微的变化。尤其对衬词、衬腔的运用极为普遍,如“嗨哟、忽而嗨..呀呼嗨”等等,也有对情人的呢称“哎呀亲亲”、“小亲疙瘩”等叹词、助词。增加了作品的娱乐性和音乐的美感。
        
        【结语】陕北民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奔放、曲调悠扬高亢、情节变化大,用原生态的语言、用口语化的诗句,集中展示了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精神世界。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陕北民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者简介】:范佳慧,女,汉族,河南商丘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