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吴志全
[导读] 健康的体质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吴志全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摘要】健康的体质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重中之重。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锻炼的不只是学生的身体,还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内容。只有该专业才能真正体现高中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内容。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高中体育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教育。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生抗挫;心理教育
一、引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各项内容、功能和价值的整合。是一门以体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课程。它注重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重视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摘要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教育中,挫折心理教育是关键内容,也是体育教育必须承担的内容。通过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对高中体育学生进行抗挫折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中教育必须承担的内容。一方面,高中体育教育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早期关注体育锻炼逐渐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通过体育锻炼,包括道德教育和其他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抗挫折心理;另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部分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一个小问题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崩溃。高中体育教育,体育锻炼对学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的心理锻炼,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运动本身就是发泄压力的过程,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训练的压力,会遇到挫折产生的负面情绪发泄,其本身是一个过程,表达了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抵抗。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对策
3.1、坚持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好抗挫折心理教育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选择可接受的方法和内容,开展抗挫折教育。在高中生阶段,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特征也决定了抗挫折教育不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解决,也不能用大量的体育简单的发泄。因此,在高中体育抗挫折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抗挫折的引导,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抗挫折教育。结合高中体育教学实践,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是多元化的,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挫折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抗挫折教育。一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表现出一种心理退缩和恐惧,这表明他们的行为不是积极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不诚实,属于别人的行为,不愿意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异常的愤怒,一旦受挫,就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行为特征。这些都是学生受挫心理的共同内容。
3.2、因人而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应该说,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佳场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生理条件的差异,还是心理素质的差异,都应分别对待,并根据学生法律的不同特点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法。例如,面对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开朗、乐观、容易自满、骄傲的特点,采取直截了当的教学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设定更高的目标来纠正骄傲的缺点,这样他们就可以虚心学习和锻炼。

对于内向害羞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是沉默害羞的,因为他们的个性特点不善于沟通,所以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采取圆滑的方式,暗示逐渐渗透;其中最难治疗的是抑郁型,这些个性特征的学生容易悲观、生气,产生极端情绪,因此在体育挫折教学中教师应耐心引导,通过集体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来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其次,还可以适当开展游泳、登山、跳高等项目,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坚强勇敢的素质。
3.3、区别耐挫能力,适当加强训练强度
        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自身综合素质、社会经历、身体素质、理解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情况,抗挫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应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强度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例如,教师在进行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项目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达到自己指定的目标,再通过指导、鼓励等心理指导,鼓励学生多做。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训、辅导、教育的一致性所造成的不同效果的漏洞。
3.4、巧设情境,有意识地使学生体验挫折
        因为当代中学生,都是在家庭、社会等关怀下成长的,很少遇到一些来自外部世界或挫折。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困难情境或训练项目,有目的地让学生感到挫折,让他们逐渐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和打击。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动向,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在苦难面前坚强的精神和自信。
结语:
        将抗挫折心理教育有效融入中学体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适当的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确保中学生健康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林亚宗.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50+52.
        [2]李红香.以抗挫折心理角度出发探究中学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行为[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6):153-154.
        [3]徐业栋,杜海文.上海市“三化”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关注点实践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75-78.
        [4]黄丁宁.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96.
        [5]徐金.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1):142-143.
        [6]杨永泉.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田径,2020(11):74-75.
        [7]关静红.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153-154.
        [8]刘岩.谈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9(1):41-42.
        [9]白静雪.浅论挫折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4):66-67.
        [10]黄启良.中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S2):105-106.
        [11]姚霄.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初探[J].科技信息,2011(30):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