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的运营模式不断提升转型,企业对于岗位人才的要求也将面临巨大的改变。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实训场景,引入企业标准的服务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对本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对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推动职业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形势;汽车营销;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汽车销售行业迎来了转折,很多其他行业都看好了汽车销售这一未来发展十分可观的市场,都在加大力度介入汽车销售,无形之中对于汽车营销和服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增加了,也有不少巨头十分看好汽车领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一些高校中,汽车营销和服务这一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实行专业统一的培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众所周知,中国汽车销售行业出现过爆发式增长的转折点,也是如此,中国汽车销售企业迎来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市场的迅速扩张,一种畸形的“汽车营销不需要学习”的思想应运而生。
一、新形势下市场对汽车营销方向专业的要求
对于汽车销售公司来说,对于专业的汽车营销和服务人才需求非常大,汽车销售公司都需要这些专业人才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可以为客户讲解最专业的汽车知识,为这些汽车消费群体提供最舒适的服务,从而促成成交。汽车营销人才一般需要三种人才,基本的汽车营销服务人员,中层的汽车销售人员,高级汽车营销人员。
一般来说,这三种人才构成了汽车从前端到后端知识的讲解与服务的全部流程,通过前期的服务让客户对汽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对汽车进行销售和最终的销售维护服务。而汽车营销的主要专业方向便是朝着这个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专业技能,汽车的基础专业知识,汽车销售知识等。
二、高职院校现状以及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1)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市场需求如何改变,职业技能的施展总是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但是,打牢基础知识不等于书本内容和教学课时的不断叠加、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学校和教师应客观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强化重点,密切联系实践。
(2)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路径。学校应当为师生创造条件,让教师跳出三尺讲台的约束,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学生应当跨越校园,将视野更多的投入到社会,大幅增加他们的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的学生,以实践任务为目标,在实践中学习领悟知识,激发创造力。
(3)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实践能力“务实”,职业道德精神相对“务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本义,在经济双循环发展要求下,人才培养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经济发展的压力变大,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他们的工作难度增大,职业获得感可能会降低,这时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支撑,恐难坚持事业的发展,更难以做出成绩来。应当将务实(实践能力)与务虚(职业道德精神)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教育成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
三、专业目标新要求
很多汽车销售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很喜欢招聘在汽车维修方面有着更高专业程度的学生,他们往往熟练掌握了汽车的构造和原理,非常熟悉汽车的各项性能,在汽车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并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正是因为他们对汽车基础知识有着非常牢固的掌握,在与客户进行交谈的时候,尤其是那些对汽车有着一定了解的客户,就可以处于非常主动的地位,可以给客户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很多汽车营销的专业并没有开设汽车维修这一课程,这就造成了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汽车专业加入汽车维修这一基本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汽车出现问题的地方,进一步加强对汽车的熟悉程度。
要知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汽车营销专业非常重要的。当然,在此要求下,对汽车专业教师实践水平和学校实习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汽车营销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如“汽车营销实务”、“机动车保险理赔”等,大部分高职院校已配备了一体化教学设施。当然在学生实习的实践课的过程当中,个人素质与道德的培养要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经过长期实践,综合教学模式的合理性表现在做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在各种汽车销售行业中,对管理人才的能力需求里,职业道德水平是非常受到青睐的,而且它已经成为了本行业中最突出的优势。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课程中体现这一要求。
四、结合实际社会岗位需要所制定的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调研和专家讲解,高职院校的对应专业拥有综合专业能力、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人才,为了具备可观的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汽车服务与市场营销的培养目标。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人才需求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学学习课程体系,以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为前提的课程体系。所以高职院校应当运用市场调研的相关方法进行营销策略的规划与实行。在培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和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理论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应用的考核,重点培养动手能力。比如,在进行二手车买卖的时候,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就是对二手车全面的评估和判断,识别二手车各项优缺点。在进行汽车理赔的时候,要熟练掌握车辆的保险知识,事故车辆的理赔流程和注意细节,与客户的沟通与协商等工作。在充分掌握这些技能之前,就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断进行反复强化重要知识点,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比如,汽车结构学习,汽车电气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学习,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的学习,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的学习,汽车美容基础知识的学习,汽车配件的学习,汽车修理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汽车维修相关供应商的学习,客户重要关系的整理与维护,服务技巧的提升与维护,汽车销售知识的学习。只有充分学习好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经验,因此,可以为汽车营销与服务设计一套专业的课程,这套课程从专业知识和理论实践出发,使学习这套课程的学生对于汽车营销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充分明白自己所做的行业现状。
新形势下,汽车营销与服务行业的学生面对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但是在此情况下很多学生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放松的态度。本文为本专业学生构建了更多的课程学习方法,从而增加新的、符合社会新形势的课程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这些新的课程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何辉.智慧教育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3):171-173.
[2]杨旭志,廖中文.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19(20):202-204.
作者简介:周季,女,汉,江苏盐城,大学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营销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