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唐洪梅
[导读] 随着作息化应用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课堂在小学教学中愈发重要
        唐洪梅
        黑龙江省铁力市朝鲜族学校 152500
        随着作息化应用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课堂在小学教学中愈发重要。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有效率地进行学习,达到显著的学习效果,让课堂内极短的四十分钟发挥出高效,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致力探讨的问题。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节课我都注意选择好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电脑绘画”,我通过电脑演示几幅本校学生的精美电脑绘画作品导入,在学生一片赞叹声中,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都是我校学生通过电脑画出来的。画出它们其实也不难,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时我又以游戏导入,如教学“指法”这一内容,我演示一个叫做“警察抓小偷”的指法练习游戏,同学们在感受“紧张”气氛的同时,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这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加强学生实践锻炼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和对教育的重视。小学生还处于自制能力以及性格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将创新理念和精神渗透到从小的教育中是民族发展的要求。小学信息课更应该鼓励小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再如教学“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我讲解了画矩形的方法和要领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圆角矩形、椭圆,学生反复实践后,大部分能够把画矩形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画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还有在教学生如何制作幻灯片时,我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摸索方法和技巧,然后选取较为优秀的幻灯片作品让大家进行评论总结,从不同视角分析发现问题,活跃思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


        此外,我还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别的学科结合起来开展联合教学,由于朝鲜族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在语文表达方面有些欠缺,我就将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课联合起来开展竞赛,将语文课的诗词题材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表现出来,既达到了增强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果,也达到了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要
        我校是朝鲜族少数民族学校,由于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孩子两级分化特别严重,父母在家的孩子有电脑,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多。而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由老人看管,照顾,接触电脑的机会就少,在学习上就会存在一些困难。根据这些情况,我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把知识分块,将学教学。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给难一点的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教学网“分组教学”的功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知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从简单的指法、鼠标的使用方法教起。我教过的一个孩子,金顺艳同学是因母亲智力低下的关系,从小开始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连计算机鼠标都不会握,智力开发方面还不如三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指导,不要说打字了,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我就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小写字母教会了,大写字母又不会了。后来我就找方法,用做比较,找相似等方法来帮助她记忆。慢慢的字母记住了,开始会打单个字,会打词语了,会打一首唐诗了。在我的课上,孩子越来越有兴趣了,孩子的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孩子变得自信了许多。金顺艳妈妈看见我,拉着我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泪。我也感到很欣慰,因为在我的课上,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用。
        四、加强合作学习,实现交流共享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近年来各学校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单纯地以计算机软件硬件来讲课,势必显得枯燥无味,但如果实行合作学习,加强各学科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将信息课的一些重点章节和内容作为案例分组讨论,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钻研其中。这样在不断的摸索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掌握了大纲要求的内容。也可以指出别人的错误,实现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了解过程中也促成了友谊的产生和各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学科建设。
        信息技术课堂对小学生至关重要,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及求知欲望,面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创新课堂模式,改进课堂氛围,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