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存功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中心学校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节约 了解、认识、实践、创新、传播
一、学习综合实践可得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内容的传播性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在学生了解、认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传播。
二、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了解
我在设计苏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节约、我们在行动》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节约这个概念有个全新的了解: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解放战争中,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美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建设中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光荣传统,而雷锋叔叔叔的先进事迹就是最好的榜样。 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之一的“光盘行动”就是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光盘行动”提醒并告诫人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珍惜与节约仍是需要遵守的古老美德之一。而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提倡“光盘行动”!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学生对综合实践可得认识
1、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让学生们在行动中说明问题:同学们,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有哪些节约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究之路。你们知道校园“三节”指的什么吗?(节水、节电、节粮)
2、从古至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广为流传。可仍然存在着极大浪费。我出示课件1、吃完饭后餐桌上剩了一堆食物。2、放学后教室的灯仍然亮着。3、洗衣服时不关水龙头。
校园一直提倡“三节”。为什么还会有这种现象呢?
看到这三点,你有哪些感想?想到哪些问题?
我们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约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约780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大约156亿吨水。
3、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在,我们就将让同学们在前期的调查结果展示如下:)调查对象:
①在家庭调查。洗碗时水龙头一直打开,书房的垃圾筒中有没有用完的练习本,卧室的灯上班之前没有关闭。洗菜的水没有循环利用等等。
②到饭店调查:点餐的人多,但吃完的少,特别是年轻人和富裕家庭,讲排场,充豪气!
③在学校调查:学生食堂情况:(1)肉类浪费过多,带鱼、五花肉、鸡爪、鸡蛋等。(2)剩饭过多。教师食堂情况:剩菜过多。
4、通过你们的调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浪费吗?
(1)菜谱安排不科学、学生吃腻了较多。
(2)剩饭过多是菜不符合口味,吃不下;课间吃了零时会饱。
(3)教师食堂多数菜不合口味的原因多。
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唐代诗认李绅写了一首节粮古诗《悯农》广为人知,你们还记得吗?同学们齐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针对这些原因,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才不浪费?同学们发言之后,老师总结:
(一)建议采购员在买菜时要注重搭配,菜种要经常更换。
(二)建议炊事员每餐菜量不要过多,够吃就好。
(三)建议同学们要“光盘”行动。并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
(四)收集节粮标语进行粘贴。
收集宣传标语:
1、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 · · · ·等等。
(五)让我们一起来吧,告别浪费,与节约“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1、没用完的纸撕下来,订成练习本。
2、洗碗时可以关掉水龙头,不让水长流。
3、饭店里的“光盘行动”。
4、随手关灯
(六)宣传节约。
1、到学校食堂宣传。
2、画节约粮食的宣传画和手抄报。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窟多彩的生活,就没有综合实践课的天地。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节约的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要节约,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
只有行动起来,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约的行列中来,才能让节约之风盛行!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3-6年级)(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