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董宝凤
[导读]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进行深思熟虑的问题
        董宝凤
        安岳县乾龙九年制学校        四川,资阳        64235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进行深思熟虑的问题。基于现阶段新课改背景下,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个别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对语文课堂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现阶段语文教学课堂中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以传统‘填鸭灌输式’进行讲解,学生并没有完全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导,更加没有展示出新课改要求的方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更加频繁,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更新陈旧教学观念,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虽然已经在新教改的影响下进行部分有效调整。但是,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教学中依然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教案为内容主导,教学的内容大多数也仅限于教材内。因此,教学模式的老化、目的性较强等方式都是阻碍语文教育课堂效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无法融入教师教学课程中的主要根源。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无法进行较好地集中,如果采用‘灌输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定会在课堂效率上得到毫无效果的反馈。长时间的进行僵化教育模式,不光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心理,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导致语文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为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的构建。使得能够切合实际地进行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进行新式改革,通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对语文课堂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在教学模式上除对学生充分地尊重以其为主体外,还需要改掉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学习方面的创新与探索,以此来改变教学模式的真正改革。教师可利用情景再现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各种新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挖掘到自身的学习兴趣。在新式教育改革的潮流下,教师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部编版教材中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把课本内容有感情的“表演”一遍,通过表演,学生会更熟悉课本内容,之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讨论: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就好了呢,然后让学生代表发言说出自己小组的想法,最后由老师做总结。情境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丰富的教学形式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教师如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彩的提问是学生的兴奋剂,能开启学生脑洞的大门,让课堂真正成为活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让全班同学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当然,教师在进行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过程中,应选择不同语气的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有新颖的提问方式,从中调动内心的好奇,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寻找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就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给同学们设下疑问,同学们谁见过落花生的样子?同学会纷纷描述花生的样子,然后教师再逐步设下问题,同学们这堂课咱们讲落花生,需要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了解花生都有哪些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通过逐步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着问题去学习,课程讲完后分组来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及时总结,进行必要的反思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互动环节结束后,教师不能认为此堂课就真正的结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对学生引导提出问题,准确有效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寻找答案与探索,从而培养更深层次的高阶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要能够做到合理的归纳和总结,分析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足,反思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融入语文课堂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中途‘溜号、跑神儿’等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引导后,学生能够及时改正毛病。在课下教师应反思自身,想办法修改教学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同学跟随自己的步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基础科目,语文教师应该跳出陈旧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来让学生几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有效课堂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育康.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1(06):121-122.
        [2]张炳玉.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