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嫦
清远市第一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历史学科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国情怀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最高价值体现,它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因此,本文主要以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体现为导入点,从而探讨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家国情怀素养;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前言:作为承载着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的历史学科,其核心的教育目的就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学习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素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具体体现
家国情怀即强调的是立德树人中的“德”,它是一种人文教育。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曾指出:在对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集中阐述即是家国情怀素养的体现[1]。由此看出,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四认同、一尊重”的形成及发展。第一认同是要从历史角度明确认识中国的国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第二认同是要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信、自豪和认同。第三认同是要对中国历史和现在及未来有足够清晰的认识,第四认同是要树立四个自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尊重指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认识到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对全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要秉承尊重、理解的态度。在中国人骨子深处,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家国一体、自信自强等传统思想观念。从实质上来讲,家国情怀素养和这些思想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国家情怀,都表达了国家是每个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纽带和情感家园。因此,在新时代下,教育应该秉承家国情怀素养是教育的最高使命的任务,明确历史教学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施途径
2.1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仍然是现在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自然要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开展。历史教科书与其他历史通俗读物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涉及到的一般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结果、影响、意义等,具有很强的史论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很难触动学生的家国情感和胸怀。在历史教科书为主导的历史教学中,要更好地开展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需要相关历史老师以教材为中心,积极探索教材中的核心资源,优化课程教育设计,深刻挖掘教材资源的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如在人教版高一年级教材中《鸦片战争》的学习中,在给学生讲述了整个过程后,老师需要从某个点入手进行深层次挖掘和研究。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战争,它虽然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在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65岁的郑国鸿在炮台被攻破后,挥刀杀敌、血染沙场;为抵御外辱的三元里民众,自发团结、用农具与英军奋勇抗争。这些英勇抗敌、不惜生命的人都是心中拥有着对国家的爱恋,老师可借助这些小点来勾起学生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感的牵动,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2立足乡土,培育学生爱国情怀
在现代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依靠屈辱的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更要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感情是从对家庭、学校、故乡较为直接的爱到逐渐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的过渡转变,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祖国。人是感性的,中国的发展进程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情感,也是每个中华儿女最真切的情感家园。今天的世界及中国,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端,社会变化带给学生的感受更为直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要立足于中国现代变化,立足于乡土资源,将社会生活实际变化与历史教学结合,能够拓展历史教学的空间及渠道,也能使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升华。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将生活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强烈感受国家社会改革的深刻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如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例,高中生不仅是历史的学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涌现的新事物等都是他们能亲身体验到的,如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等[2]。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融入生活实际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切实体会中国社会生活的改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3联系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国情怀。如在清明节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烈士墓园进行扫墓,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和体会和平的不易。另外,可以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家国情怀读书会,每位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从而为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深化历史教育教学。
结语:
在中国人的内心精神深处,家国情怀是非常深刻的情结,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承担好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而深化教育的核心使命。
参考文献
[1]叶少勇.“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5):86-88.
[2]洪建生. 浅谈“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 教育观(上旬), 2019, 008(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