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宋芹
[导读]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这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宋芹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这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因此思政教育要承担起引导的重要任务,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思政教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普及与推广,成为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与主载体。从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层面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契合点,与大学生自我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方针指引目标一致。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而促进大学生多方面、综合性、全面化的发展[1],研究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十分重要。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在具体开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传统教学理念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弥补。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要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靠、有效的机会作为支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的日后就业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持。通常情况下,传统学生在接受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时,很难实现创新性的启发,所以在创新创业教学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真正了解到创新精神的意义。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创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而言,具有实质性意义。
        (二)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
        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很难培养出满足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多样化需求的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顺应整个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为学生的日后就业提前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创新型人才而言,对于学生的培养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仅只是高校日常教学的目标,而且也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2]。由此可以看出,在日常教学中,只有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重要性的高校,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三)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学历高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学生的学历比较高,同时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高学历就意味着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现实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一意愿。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是受到传统思想偏见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接受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任何的认知。针对这一现象,在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进行有效融合,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对我国目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保障机制建设
        高校应重视顶层设计,使得全校各个部门的联动合力成效最大。高校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创新创业学院、学生管理部门等要本着“协调、融合”的理念,实行各部门联动、各部门分工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融合教育快速发展。注重保障机制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办法等,使教师的年终考核、绩效、职称评审与晋升等,直接与创新创业教育挂钩,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提供动力。高校应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及奖惩机制,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保障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次数,将大学生参与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给予创新创业模块实践活动学分认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注重资源整合,积极搭建教育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高校应积极搭建教育平台,促进课程融合的改革。(1)搭建课程教学平台。整合两者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要求,编制两者融合的教材,将教材融入到课程的设置、教学中。(2)搭建教育实践平台。整合高校实践基地、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走进实践基地等形式,也要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创业比赛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高校教学提供实践支撑。(3)搭建并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紧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通过各类校园网络平台,以学生易于接受、灵活互动的方式,广泛宣传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来”[3]。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复合型专业师资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上看,需要组建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各大高校都高度重视,多方联动,凝聚合力,不断鼓励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学历、学习培训、参加职业资格技能考试或者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等途径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提升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鼓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到创新创业基地挂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及教学能力。高校积极组建有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创新创业教师、辅导员等组成的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的队伍,积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同时,也可以吸纳社会上德才兼备的创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充实高校师资队伍,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思政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品质高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m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汪文娟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 [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08):106-108.
        [3]艾军,邹金成,罗二平,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