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琪闵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儿童阶段是龋齿等口腔疾病的高发阶段,这些口腔疾病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地起到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作用。口腔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培训及知识讲座的形式,以多媒体、宣传画等科学的方式向儿童和家长讲解口腔保健知识,使其了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有效清除牙菌斑,这对预防龋齿和牙周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牙齿现状、预防及不同干预方式;儿童口腔卫生知识;龋齿;影响效果
儿童牙齿问题现状: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有20颗,一副是恒牙,为28~32颗,缺失则不可再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14岁及以下人口2.35亿(2018年),较5年前增加了1千多万,占总人口的近17%。但随着全面二胎政策落地,新生儿数量将在未来几年呈递增态势,预测,未来每年将新增新生儿约300-400万人。这一数据的增长,随着人口经济状况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卫生部门对儿童口腔健康宣传教育的重视不断增强。本研究根据我国儿童口腔健康趋势就儿童各发育阶段的口腔护理需求及儿童牙膏配方设计展开讨论。口腔不仅是300多种微生物的贮藏库、集散地,而且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目前在牙科领域,龋病仍然是主要问题。据中国国家卫计委于2018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5岁和12岁年龄组的儿童乳牙龋患率比10年前均有上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口腔健康知识和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还有待提高。2儿童各时期口腔特点及护理需求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和6~12岁学龄期的口腔特点都不同于成年人。儿童口腔保健是儿童四大保健(眼、口腔、听力、心理)之一,口腔卫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点,口腔卫生不好容易导致多种口腔疾病甚至全身性疾病。
科学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一、注意儿童的饮食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变好,孩子难免会摄入大量的零食、甜食,这很容易造成牙齿问题,根据调查数据上显示,孩子年龄为3-12岁的家长中,56.69%的家长表示孩子目前已经出现龋齿,34.74%的家长表示基本没有,8.55%的家长表示孩子目前未出现龋齿,这一数据让人感到担忧。不仅如此,家长在孩子出现龋齿问题的解决办法上,观点较模糊,不重视其解决措施。所以注意儿童的饮食问题尤为重要。
二、定期的口腔医疗问题指导
健康教育的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实际教育过程中应首先为患儿讲解龋齿和牙菌斑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完成。其中首先应为患儿展示龋齿及牙菌斑的相关图片,让其对龋齿和牙菌斑形成直观的印象。
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样需要从龋齿及牙菌斑的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等开始,让患儿家属对龋齿有深入的认知,并让其掌握各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指导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儿降低龋齿的发生率。其中首先要让家属在患儿日常生活中对患儿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纠正,让患儿正确进食并在进食后漱口,多为患儿准备高纤维食物,禁止患儿在睡前使用含糖量较高或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同时,让患儿家属积极指导患儿坚持刷牙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患儿选择合适的牙刷,确保刷牙时能有效清除牙周组织的各种细菌和残留食物,为患儿选择含氟牙膏,尽量让患儿在早晚和午饭后刷牙,指导患儿在刷牙时采用竖刷法,以此提升清洁效果。另外,家属应为患儿做好榜样,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告知患儿口腔检查的重要性,让患儿意识到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保持口腔健康的积极作用。最后,医护人员还要让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患儿保护好牙齿,禁止其用牙齿咬硬度较大的物体,避免患儿牙齿受损。对于依从性较低或下降的患儿,可让家属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此确保患儿能坚持完成口腔的保健和清洁处理。
龋齿是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原因,患儿发生龋齿后通常以牙齿的颜色、形态和质地变化为主要表现,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会导致病变由牙釉质进入牙本质,导致深层组织不断被破坏和崩解并形成龋洞,对牙齿造成严重损害。治疗早期龋病损害,临床以加强口腔卫生,辅助应用氟化物等进行控制。国内很多临床大夫在治疗幼儿前牙邻面龋时更多地采用磨除龋坏部分,开放邻间隙于清洁。另外,家属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相处的时间较多,其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因此在对患儿进行干预时还要充分引导患儿家属发挥榜样作用,并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儿各方面的引导和干预,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以此让其口腔卫生保健效果得到提升。本研究对不同干预方式对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及龋齿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组试验组继发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儿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全面的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儿更好地掌握各种口腔卫生知识,促使患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并降低患儿的龋齿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4结语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中规划纲要》中就提出的“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发展目标。龋齿是一种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严重不良影响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科学的预防和干预,降低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金玲,吴家栋,陈凯炎,等.儿童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9):64-66.
[2]金建娟.健康教育及窝沟封闭对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1):1253-1254.
[3]刘景平.不同干预方式对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及龋齿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