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琴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凤凰中英文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幼儿教育是幼儿最先接触的教育,也是发展幼儿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教育形式,由于其满足了幼儿个体性的差异以及幼儿的个体发展,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教育形式。幼儿园区域活动这一教育形式不仅受到幼儿的欢迎,而且它对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1]。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使这一教育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域活动的探索,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探索;
环境好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区域活动是环境重构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出适应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区域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从而真正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2]。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含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教育方式,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的目标以及
幼儿的发展情况,有目的性地创设活动环境和投放活动材料,使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轻松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幼儿自主选择以及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达到了促进幼儿素质全面的提高。区域活动有很多形式,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等[3]。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以幼儿为主,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纲要》指出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尊重个体差异化发展,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教师注重幼儿主体性,使幼儿们感受到自主的快乐。教师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营造轻松地氛围,这样会使幼儿感觉到心理放松,另外还应需要准备丰富的玩具,供幼儿们去自主选择,让幼儿在老师所建立的情境中,自主的去探索和发现,从而使幼儿在快乐感受体现,在体验中感受快乐。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利用绿化区域去设置植物园,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多的去感受自然,在植物园中,幼儿可以自己动手进行种植,幼儿自己为蔬菜和花进行播种、浇水以及施肥等,然后观察植物每天成长的情况,这样不仅有利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以及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合理设置投放资料
投放资料的合理性是成功开展区域性活动的关键,区域活动是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开展的,因此投放材料的选取也应该根据相应的主题来进行科学的投放,从而使区域活动更加的有目的性,进而使幼儿在主题活动得到互动与知识。例如,在语言活动区域,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识字卡片等材,在美工区域,教师可以投放一些画画本以及彩笔等,对于手工区域,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折纸等,从而使区域活动更加的目的性。
另外投放区域材料还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应投放相对应水平的材料,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投放一些较为简单的材料,这样不但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得到发展,而且还会使幼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美工区域“绘画小动物”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能力较强能力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提供相应轮廓的动物图案,从而满足幼儿个体的差异性。
(三)区域活动评价
区域活动评价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是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以及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当每一环节的区域活动结束时,教师应该及时对于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提升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区域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差异性的特点来对幼儿进行合理的评价,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不要打击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应多用肯定以及鼓励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师生关系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师在观察孩子区域活动时,发现有的幼儿在这个地方玩了一会,又跑到另一个地方玩去了,还有的幼儿玩到一半就放弃了,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鼓励。如很多幼儿在搭建积木时,还没有搭很高,积木就倒了,于是就开始放弃了,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应积极的去进行安慰,并且和幼儿一起搭,积极地引导幼儿做到不放弃,当幼儿看到自己完成好搭建时,内心会非常的高兴,从而是幼儿明白了坚持下来,就会成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教育形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主动性以及创造力。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区域活动策划能力,使区域活动教育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晔.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巧”开展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29):158-159.
[2]罗翠麟.幼儿园区域活动融入传统民俗文化的探索[J].教育界,2020(35):86-87.
[3]官嘉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措施[J].教师博览,2020,10(2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