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赏识在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沈广慧
[导读]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幼儿阶段正是一个人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对生活热爱之情的重要阶段
        沈广慧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凤凰中英文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幼儿阶段正是一个人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对生活热爱之情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赏识教学在一日常规活动中的价值,通过以下几大方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管理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赏识;幼儿;一日常规;活动
        由于每个幼儿在一日常规活动中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幼师应当注意尊重他们这些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知道他们如何长善救失、扬长避短,进而让每个幼儿都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刻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在赏识教育里渗透“因材施教”元素
        当幼儿们经常受到教师的奖赏时,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骄傲自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经常性的受到教师指责的幼儿们就会对自己的生活逐渐失去信心,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让幼儿们变得郁郁寡欢。对幼儿们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懂得正确、客观的认识他们,在常规活动中充分了解幼儿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分析他们一天中的心理状态变化,还要追求赏识的力度要适当,针对不同特点的幼儿赏识程度应当不同。
        例如,对于胆小的幼儿,幼师应当在常规活动中对其多加肯定与鼓励,少一些相应的指责,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要以温柔、和蔼的语言去教育他们。而对于调皮好动、表现形式较差的幼儿,幼师应当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对他们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进步和优点,哪怕在成年人眼中是非常微小的,[1]教师也不能轻易放过,及时的对他们进行肯定和鼓励。对于表现状态良好但是比较任性的幼儿,幼师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且较为中肯的赏识,重点放在多对他们提一些创新的、更高的要求,抑或者多加鼓励他们客服其任性这一小缺点,运用中肯的鼓励性评价语言给予他们改正的力量,让他们每个人都拥有敢于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通过活动中的赏识教育展示幼儿特点
        幼师可以根据幼儿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幼儿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被赏识的乐趣,提升他们对常规活动的进一步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于在幼儿园时的生活以及学习的热爱程度,进而为他们之后的学习与自我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能够带领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不同的赏识教育手段以及赏识方法,来提升他们在生活中的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赏识化的课程背景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并且能够在常规活动中认识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寻找能够引发自己快乐的源泉。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创设常规课程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幼儿们更加科学化、赏识化的引导,在一日常规的活动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们参加“植物生活”这一活动时,首先就可以带领幼儿们真正的走进户外的植物园中,能够与大自然以及其中的植物们亲密的接触。让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森林的美好事物,同时还能够对植物们有一个更加确切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够奖赏幼儿们的自主发现;其次幼儿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们将自己想象成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可以是茉莉花、吊兰、菊花等等,这时再重新画一幅植物园景象,并对画的生动的幼儿们加以鼓励。幼儿教师带领幼儿们将自己所画的两幅图进行对比,引导他们懂得由于两次的视角不同,自己所观察到的森林景象也是不同的。这样的在赏识教育下的户外课程不仅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植物园的奇妙之处,体现他们的特点,还能够培养他们积极保护植物园环境的意识。
        三、赏识的语言要赋予变化
        在幼儿的常规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重点看待幼儿的学习成绩,那教师的赏识语言只停留在学习方面。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幼师应当在他们的生活特长和兴趣习惯等方面对其进行相应的赏识,找到幼儿在活动以及学习等方面的发光点,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并肯定自己的活动、学习成果。
        例如,如果一个幼儿在讲成语的时候读错了拼音,幼师应当给予幼儿赏识,这是对这位幼儿能够充分掌握其他成语得到肯定,这样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成语学习积极性,又能够给幼儿主动修改成正确成语读音的自信心。再比如在幼儿们写数字时,有些幼儿的数字写的非常饱满,但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而写错,这时幼师应当给予这位幼儿相应的鼓励:如果下次认真审题,没有出现写错数字的错误,像这样优秀、书写饱满的数字一定能够获得一个很高的分数。这样一个较为中肯的赏识能够充分的让幼儿们欣然接受,并且继续常规的活动练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开展赏识教学时,要通过在赏识教育里渗透“因材施教”元素;通过活动中的赏识教育展示幼儿特点;赏识的语言要赋予变化这几大关键方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加强教师的管理成效,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寿兰.浅谈教师赏识在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的作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69.
        [2]陈庆丽.浅谈如何在一日常规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J].新课程(小学),2014(10):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