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胡生雄
[导读]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生接触体育的初级阶段,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
        胡生雄
        湖北省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滩桥小学  湖北 荆州434111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生接触体育的初级阶段,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促进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疏导。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体育也有了全新的要求。相关教育部和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将新课标的新要求和新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十分的重视。学校和家长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往往会忽略孩子身体锻炼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显得不被重视,学校把理论知识教学放在首位,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缺乏体育锻炼,以至于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1]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习之余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将针对在小学阶段培养和疏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出一些具体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建立起全新的师生关系,重视自身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注重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教师应当主动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主动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女子400米跑步的计时锻炼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的女生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去跑400米甚至是不敢去跑,会逃避课程,因此就需要教师做出改变,要及时的和学生沟通交流,支持和鼓励学生正视跑步,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喜爱心理,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彻底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畏惧心理,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二、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提到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思考与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忽略学生的个人感受,导致学生对学习体育缺乏兴趣。[2]因此,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转变教学思维,转变教师角色,深入了解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支持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人,进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比如:在过去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存在着自身素质较低、严厉、不好惹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与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严厉斥责学生,甚至是用体罚的形式惩罚学生,不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
        三、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天生活泼好动,随时都充满着好奇心。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课程内容游戏化,有效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趣味,使课堂显得更加生动与形象,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十分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比如:在进行跳绳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跳绳项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对于天生肢体不协调的学生来说,十分的困难,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让跳绳项目的学习变得十分有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展开教学,会跳绳的同学帮助不会跳的同学。并且可以通过引入跳大绳项目,让不会跳的同学负责两端的甩大绳工作,五人一组,两个不会跳的负责各签一边,会跳的三位同学依次的跳上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授跳绳的技巧和要领,让学生们都处于愉悦的心情状态,能够促使不会跳的学生放松心态,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领会跳绳的技巧,掌握跳绳的要领。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成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良好的体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积极地培养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习文化知识夯实良好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飞.试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读天下(综合),2020:167
        [2]宗广春.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