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廖选基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越来越鲜明,这无疑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廖选基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军建小学 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越来越鲜明,这无疑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世界的善意,提高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是每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本文主要从幸福教育的优势和小学班主任如何利用幸福教育开展德育工作这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势、应用对策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德育的教育质量直接关乎着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地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地创新,以便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从心灵上感受到德育的幸福。
        一、幸福教育的优势
        所谓的“幸福教育”就是指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到“幸福”的教育,是站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角度上,帮助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与“成功教育”是不同的,“成功教育”更趋向与功利化,是“应试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幸福教育”更趋向于人文化,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德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义务,并无其他。【1】仅有的义务就是幸福,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由此可见,幸福在人生的重要意义。在小学德育工作中采取“幸福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狭隘的心胸豁达起来,使迷茫的双眼明亮起来,使弱小的精神强大起来,使愚昧的态度明朗起来,它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活着”的精彩,更加贴近于“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这一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幸福教育与德育工作是关联的,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幸福”,让国家获得“幸福”,让社会获得“幸福”,这是完全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
        二、小学班主任如何利用幸福教育开展德育工作
        1、幸福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
        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氛围的重要性。只有周围的氛围是幸福的,那么学生才会产生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打造幸福的班级氛围,要让学生在自愿和快乐中,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2】例如:班主任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

如:班级的德育管理制度一直是班级德育工作中的重点依据,但是很多的制度都是由老师和学校统一制定的,学生只有遵循权而没有建议权,这些制度更像是“条框”,束缚着学生,使学生感到“不幸福”,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们一起来制定班级的德育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且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这样不仅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德育需求,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加配合,有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高效进行;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的角落里专门开辟一个“善小而为”的“光荣榜”鼓励让学生们写下自己每天做的“小善举”,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班级的文化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
        2、情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
        每个人的情感都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社会经验较少,所以他们的情绪会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经常会陷入一些“困恼”,而让自己整日“郁郁寡欢”,因此,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要与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明白他们的德育需要,并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开导,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他们的德育认知。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经常开展德育座谈会,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德育孝故事,如:关于“孝”的卧冰求鲤、鹿乳奉亲;关于“仁”的“刘备携民渡江”;关于“礼”的“三顾茅庐”等等,这些引人入胜的德育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与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并且班主任还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们说一说自己最近所遇到的烦心事,同时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角度来认真倾听,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建议,必要时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一起来帮助孩子们解决遇到的困难。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德育认知,而且还能让学生有地方来“宣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3、丰富的实践,加深学生的德育感悟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多带领学生们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听、真看、真贡献中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例如: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班级的学生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清扫城市垃圾,为家园环境的美好贡献一份力量;还可以带领学生们给革命先烈们扫墓,等等。总之,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而且还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良好德行所带来的幸福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德育感悟。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加快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采用幸福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更加深入地让学生明白德育的内涵,知道德育对自己的自己,对他人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迎春.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论[J].学苑教育,2020(23):13-14.
        [2]王靖文.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