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问题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江文娟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观念对于幼儿的要求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江文娟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凤凰中英文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观念对于幼儿的要求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两个基础阶段的衔接阶段,在这个关键过渡时期中,开展正确的教学活动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但是由于我国衔接阶段的教育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时期,其中也存在着许多如幼儿园单边主导、小学参与不足、教学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如何正确的推进幼小数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值得所有数学幼儿教师的思考。本文立足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数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问题提出对策: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注重思维方式的衔接;提高数学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育;幼儿园;教育衔接
        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衔接时期是幼儿发展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开展正确恰当的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学科兴趣,而且对于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师要恰当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相应的衔接教学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教学,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过程单向化
        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针对小学的课程来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目的就是为了用相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幼小衔接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方面对于衔接工作很是重视,但是小学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视性,认为这个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就是幼儿园教学的单向任务。在进入小学课程后,数学教师多以直接采用教授法、问答法等理论性偏强的教学方法为授课方式,而幼儿刚刚升入小学阶段时,从游戏化为主的实践授课教学直接转变到偏理论的教学,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幼儿很难适应。
        2.幼儿衔接教育徒有其表,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人生阶段重要的启蒙阶段,要从德、智、体、美、劳、情感、能力、态度等多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旨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但大多数幼小衔接工作只是徒有其表,片面的理解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教学意义。在实际的衔接教育中只注重幼儿们的智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幼儿们思想、情感、体、美等方面的衔接教育,导致了幼儿进入小学无法适应相关方面的综合教育活动。
        3.教学内容超前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幼儿们10以内的数字以及相应的加减法,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简单的一些逻辑观等,通过游戏的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目的就是激发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感知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但是在一些幼儿园中,一些数学教师一味的追求高层次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盲目的追赶小学数学的步伐,对于幼儿的成绩过于功利化,这些超前的教育无异于是“揠苗助长”,过早的将大量小学数学内容教授给幼儿,久而久之,幼儿们会对数学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从而影响衔接工作和他们以后的学习。
        二、幼小衔接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
        由于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阶段的氛围、环境、教学方法,让其面对突然转变的教学环境产生的不良情绪有所降低。幼儿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幼儿走进小学数学课堂,通过旁听的形式去慢慢融入那种教学中去,同时也可以提前习惯小学的外部环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幼儿外出活动有一定的风险,幼儿教师也可以去小学实地录制一些数学课的上课视频,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幼儿们看,让幼儿通过声画并茂的视频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既保证了幼儿安全,也有效的达成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联系。[1]
        2.注重思维方式的衔接
        数学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性的活动,而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引导方式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所以,在幼儿衔接教育时,适当的注重引导方式的衔接,逐渐的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转变。例如,针对于1-10以内的数数教学来说,可以先让幼儿从数苹果的数量开始学习,等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如幼儿教师将一个苹果平分成四份,给了小明同学两份。又将一个完整的苹果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小张同学一份,那么小明和小张同学哪个人获得的苹果更大。通过分苹果这个情境来拓展等分问题,逐渐培养幼儿们的数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幼儿衔接工作。[2]
        3.提高数学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数学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衔接工作质量的高低,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引导能力。因此,数学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着重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不仅要提高对于教材的钻研,还要有一定组织活动的能力。为幼儿的衔接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3]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衔接工作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如何统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开展对于幼儿的衔接工作,对幼儿以后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幼小数学教师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培养责任,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开展衔接教育工作,克服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傅钰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效策略思考[J].新智慧.2020(32):95-96.
        [2]俞文.构建儿童健全成长取向的幼小衔接教育[J].成才.2019(09):8-11.
        [3]赵彩虹.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