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婕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164300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下,教育改革对于素质教育要求的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逐渐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更要求教师们引导学生锻炼其在情境中自我锻炼的能力。在小学阶段,通过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的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引言
在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号召被提上日程,教师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主体思想,提高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核心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作为一项对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极为重要的学科,自然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们日后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样奠定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应当从改善课堂模式开始,增加在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与意义
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但在小学教学中,却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不需要情境创设式教学,感觉学生仍然应该将重点放在应试上,或是觉得小学生全面推进情境创设式教学还操之过急。实际上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是整个时代的要求,情境创设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是最适合在小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拥有着童真和想象力充足的优势,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关键在于让学生们真正的能够参与到课堂的进程中,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弱化,培养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首先,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学生们初次接触成体系的数学知识也是在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培养学生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对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度的理解数学抽象概念等,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爱,促进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其次,教学情境的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近一步,有助于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促进情境创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一)师生互动促进情境创设的深化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并非创新之举,但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没有全面的推广也是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相匹配。教师在完成足额的教学目标之前,运用情景教学的状态也会大打折扣,很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在情景教学中,将师生互动的特点着重凸显出来,能够让学生深度的参与进课堂的同时,锻炼自主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节中,教师可以设置双人取物的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有益知识,同时使学生在有益中独立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们进一步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
(二)在情境中融入直观化的教学元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学的过程增添许多现代化科技帮助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数学里的一些模糊的、抽象的概念,一直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直接沟通的难点。而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图片或视频,要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融会贯通。例如:在广角数学植树问题一节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学生们在学校中经常见到的树木的招聘,在这些照片中讲述与其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数学问题是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
(三)在不同章节中添加生活化元素引导学生
小学生仍然处在一个智力和能力都在发育的阶段,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科目,很容易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增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初步预习“认识角”这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从家中找到与角的概念相对应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放松下来,面对着熟悉的事物也会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情景创设的结合,把情境创设的课堂模式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们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适合课堂风格的情景创设,不断摸索旨在提高数学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得学生快速融入情景式课堂,学习到有益于自身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徐淑兰.浅谈如何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J].中华少年,2017(36):223.
[2]陈彩菊.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解析[J].新课程(小学),2017(0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