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中心小学 513325
摘要:思维可视图的应用,对于促进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具有高度提炼、概括的能力,对于认知能力尚且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是极为契合其学习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结合PEP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材对思维可视图理论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借此优化小学英语教学,为学生构建出充满趣味的学习课堂。
关键词:思维可视图;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
引言: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各类教学资源被得以广泛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如此,可视化思维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收获了不菲的成效,由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作为一种更为直观的思维导引方式,思维可视图不仅凭借图文并茂的特点在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学生提供有效的整合知识技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知识内容。
一.通过思维可视图强化学生词汇积累能力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词汇量的积累一直是学生面对的主要学习障碍。面对复杂和又陌生的词汇,许多学生都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进行记忆单词,因此导致了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然而思维可视图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现象。通过思维可视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关键词为中心,系统的对陌生词汇进行归纳与整理,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词义、读音以及派生关系将陌生词汇一个个串联起来,并利用学习迁移能力去系统的记忆单词[1]。例如在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Three.《What would you like?》中,教师可以将单词“food”和“drink”作为中心词汇,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中出现的陌生词汇进行分类,根据词义将其分别归类在“food”和“drink”之中,并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这两大类下进行更为详细的归纳整理,使得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更为直观的去记忆单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扩充词汇量,如:sandwich、beef、soup、milk、noodles、garlic、tomato、juice、caraway、fish等,引导学生使用同样的方法将这些词汇系统的归纳到不同分类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可视图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如图一。
.png)
图一.学生整理的思维可视图
二.通过思维可视图强化学生的口语水平
除了记忆单词之外,思维可视图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来帮助学生以拆分式的结构去理解文章内容,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理清对话中的逻辑关系,还可以为学生呈现出更为生动的对话情境,使学生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口语对话当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可视图来为学生之间的模拟对话提供支持,并帮助学生理顺对话逻辑,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2]。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Three.《My school calendar》时,教师可以通过四季图片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月份单词归类与该图片下面,并思考在春夏秋冬这四个节气中分别有哪些节日,同时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并说明原因。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思考能够体现这些节日的词汇,例如春节“china”、“red”;圣诞节“new year”、“snowman”等。最后以不同的季节为中心词,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展开活动对话,内容围绕着学生最喜欢的节日——在哪个个季节——节日特点——在哪个月份——还有多久才能够到那个月份。借助思维可视图的方式,通过关键词的提醒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语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了有关与月份的单词,也使其能够灵活的应用语言来表达出更月份有关的季节与节日,从而使学生以月份为中心在脑海中建立起了系统的知识框架,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通过思维可视图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为学生扩展思维,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准确的寻找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3]。
以五年级下册Unit Five 《Whose dog is it?》中的Read and write内容为例,文章主要讲述机器人Robin在参观动物园时,对小动物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全文大意,教师可以在黑板中心写下“zoo”一词,然后在黑板左侧写下“Robin”;右侧写下“animal”。从而将思维可视图的主体框架罗列出来。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作为阅读文章的脉络,结合文章内容逐渐帮助教师填充思维可视图。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在原文中搜索有效信息,例如对“Robin”,教师可以对学生提示:“What's Robin doing ?”学生则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dancing、eating、running、walking、climbing、flying”。对于“animal”这一分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Robin做这些动作时分别看见了哪些动物,最后在引导学生将Robin的举动分别与“bear”、“rabbit”、“tiger”、“elephant”、“monkey”、“bird”联系起来,由此便通过思维导图掌握了文章大意。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思维可视图展开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寻找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进而将其系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借用层次分明的关系图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间的关系性,从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有效地启发,并使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宜花,周步高,赵永红,李震,洪婷.OBE视域下的方剂学可视图+微助教教学应用及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30-32.
[2].韦姗姗,王永贵.思维可视化在小学英语课堂Free talk环节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07):41-43.
[3].徐继田,张惠英.基于语篇分析的思维可视化英语教学策略行动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20,22(04):31-3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