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陆基叶
[导读] 英语科目是小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点科目,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的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陆基叶
        广东省湛江市第三十五小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1

        摘要:英语科目是小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点科目,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的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自我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实践体验的同时,获得英语认知能力和实际的运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好处进行分析,并对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为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引言
        一直以来,教育者都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任务教学法的出现,就为培养学生提供了一种最原始地获得知识的方式——实践。任务教学法以实践任务为基础,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完成任务,并在这个过程让学生的英语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任务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对英语任务的思考,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教学法可以改变英语课堂单纯以英语学习与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操作中运用知识,获得自身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既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活力,又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能力的提高。
一、任务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围绕某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出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来达到这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来说,任务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某一具体的学习或实践活动,把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应用加深理和熟悉知识,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好处
(一)吸引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由于任务教学法是以完成具体的实践学习任务为主的,这些任务可以多种多样的课堂任务,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活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运用“East/ South/ West/ North/ Left/ Right”等这些方位词,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让学生运用“Hello, may I ask……/ Where is ……?/ How to go……?”等词语,让学生模仿路人去寻找自己的学校;也可以How is the weather?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询问今天天气怎么样,并记录访问过程等。这些具体的任务带有角色扮演,也带有较强的实操性,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中获得任务成功的感受,相比让学生整天坐在教室中默写和造句等要有趣得多,容易吸引小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帮助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在任务教学法中设计的教学型任务,通常都是以团队任务为主,需要小组成员之间配合进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同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通过密切配合,互相交流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例如,老师设计一个“Buying and selling fruit”任务。然后小组学生分为两队,一队是买水果的,一队是卖水果的。然后设定水果买卖的对话情景,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情境模式利用下面的词汇基础进行对话练习任务:(1)数量: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等;(2)水果名称如:Apple/ Sydney/ Banana/ Watermelon……等;(3)常用的表达句式:Sweet? / Fresh?/  How much……? 等。小学生们为了学完成任务,就需要通过交流合作来完成,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交流技巧和交流的能力。
(三)便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任务教学法的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基础的,也即是要求学生要做的具体的事情,这件事就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而且学生要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动手完成,而不是靠单纯的记忆和想象。例如,可以安排一个英语课后任务,让学生搜集家庭成员中所有人物的英语称呼的单词,包括father/mother/uncle/aunt/brother/sister和grandma等等,比一比那个学生搜集得最快、最完整。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找课本或者英语字典,又或者去上网搜索,并整理。这个任务实践的过程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查找英语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相关的英语单词,并引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比单纯地让小学生去背诵这些单词有意义得多了。
(四)能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小学英语任务型的教学任务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为目的的,具体的任务是训练的载体,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并通过具体的口语表达进行沟通,进而完成任务。例如教师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个借文具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向同桌的同学借用一些文具,借用后要归还。练习Excuse me, May I……?/Can you……?/I will……等英语句子和一些文具的单词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交流性的任务,就需要用口语进行表达交流,并应用到具体的任务上,慢慢在锻炼过程中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五)让小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对于任务型的教学设计,因为其目的主要是训练小学生的英语记忆及运用的水平,并在任务过程收获良好的体验及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而对于任务的本身要求不是很高的。所以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简单、可操作的任务,让小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例如在“Buying and selling fruit” 的任务中: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模拟开一个水果店,让一部分开水果店,另一部分的小学生为顾客,模拟进行简单的买卖沟通,比一比看哪家水果店生意最好。这些小任务在现实中对于学生小组来说是可以按要求完成,而且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比较性,可以提高小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成就感。
三、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办法
(一)任务教学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在任务教学法主要都是围绕着教师指定的任务开展的,所以任务的真实性就决定了这个教学的真实性。而只有越是真实的东西,才能让小学生产生参与任务的热情,并让他们获得更加真实的任务体验。例如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位置、或是让学生做一次家庭访问、或是让学生去书店调查一下字典的价格等任务,都是一些很真实的任务,这些任务的执行能够让小学生获得比较真实的体验感。


        第二,针对性原则。由于在同一个班级的小学生能力往往是不同,那么设计学习任务时,就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能力接受程度及教材的特点进行设计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也便于达到任务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一定的英语基础,并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可以结合教材的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在教学Unit 4 What can you do?这个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安排给小学生几个任务:(1)班上的小青同学要明天要过生日了,你是她的好朋友,你能够为她的生日准备一些什么?请把你的准备用英语表达出来(用上I can do…句型。)(2)同桌两位同学之间用What can you do…/ I can do…/I will do…等句型,进行互相提问,交流彼此的意见。通过这样的任务,既符合五年级小学生的能力特点又能够结合教材的要求,就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英语课堂设计的任务是帮助小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一个载体,因而只有小学生能够真正完成任务才能够获得学习的收获。如果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完成不了,或者教师设计的任务让小学生觉得太过于容易,那么这些任务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需要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尽量做到让小学生能够完成,但又不会太容易,这样就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探索的兴趣,并促使他们能够获得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比在教学五年级Unit 4 Shopping Day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由其中一个小组开一个小店,并提供铅笔、橡皮擦、尺子等文具出售,然后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到这小组的店里,用How?much?is?it?/How?much?are?they?等句型进行询价,并从店里购买到相应的文具。
        由于这个任务中涉及到的物品及对话操作都是小学生学习过的,或是平时见过的,只是他们平时使用的是中文进行交流,所以现在改用英语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又是又一定的新鲜感的任务,因此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口语应用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步骤
        第一,创设任务情景并安排真实的任务。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而且容易对一些平淡的、固定的教学环节失去兴趣而降低学习效果。因此,要让小学生更有兴趣地参与英语课堂的任务,就需要通过结合教材的需要,创设一些比较有趣或者有悬念的任务情景,让小学生在某个情景下开始英语的学习任务,往往会达到更加好的效果。而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就包括:故事导入、游戏导入、视频导入及音乐导入等。在创设好任务情景后,就可以向小学生展示在前期就已经准备好的具体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应当是与教材内容相关并带有趣味性的、真实性的及可操作性的,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完成。
        第二,由小学生完成任务。小学生是任务教学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英语教师提供任务后,就应当由小学生自己去完成,要让他们自己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去寻找资料(例如要使用到的单词、对话句型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自主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小学生完成任务的困难度,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小组的合作,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配合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任务,又可以促使他们在团结中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第三,进行过程的检查与点拨。小学生是英语任务的主体,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所以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后还需要在旁边对他们的任务过程进行检查。一方面是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动手动口开始做任务;另一方面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任务操作出现严重错误,或者根本难以完成任务,教师就可以对这类学生进行个别的点拨指导,引导他们通过更加合理的方式去完成任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教师在这个过程的监督点拨就可以由小组长或者是组员之间的彼此监督、检查来代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学生展示任务成果。任务的成果展示是任务教学法实施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小学生要自己或者通过小组代表把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情况,通过英语口语的表达形式展示出来。这个过程就要考验小学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综合的技能,这不但是对小学生的一种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能力的一个锻炼和提升,因此十分重要,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去好好地展示。当然,对于小组合作完成的成果,可以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并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这样既确保他们成果的充分展示,又能够促进他们共同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成果评价与拓展。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后,最后需要由教师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的对象包括任务的完成度、结果的准确性、完成任务的方法及学生对成果的展示表达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不单纯是针对任务的结果是否准确。而且在进行成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以鼓励和引导性的原则,对小学生的任务表现亮点,可以多使用Great!/Nice!/ very good!/ Well done!等词句进行赞赏,鼓舞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继续努力和进步。而对于一部分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也要对他们未能完成任务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突破点,并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去继续完成任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四、结语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英语的思考与表达,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教师设计的任务是任务教学法的载体,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材的教学要求,以及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使得设计的任务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又能够真正起到对知识的教育和锻炼的效果。此外,教师对学生任务过程中的监督与点拨,以及教师对小学生任务的评价都是很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多给予鼓励,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完成任务并通过任务达到增长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友艳,  程垫丰.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J]. 新丝路:上旬, 2020, 000(002):P.1-1.
        [2]赵玲.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科普童话, 2020, 000(002):P.90-90.
        [3]王英芙.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J]. 好日子, 2019, 000(012):P.1-1.
        [4]杜淑琳.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C]// 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 2020.
        [5]张媛媛.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中高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05):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