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月22期   作者:马圣萍
[导读]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马圣萍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重庆 长寿  401220
        摘要: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前的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都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害怕吃苦、娇生惯养、意志力差等缺点,存在难以克服体育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肩负起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通过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克服体育以及生活中的困难。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具体策略展开简单地探讨,为我们小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是每位学生都擅长体育,所以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加强力度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对体育技能方面进行深刻地教学,更要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为国争光、努力拼搏的体育健儿的相关故事,为小学生播放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中充斥的浓浓爱国情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有效地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更加的热爱。当学生观看到我国优秀的体育健儿站上颁奖台时,学生也会为此心潮澎湃,从此使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克服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困难,培养优秀的体育品质。[1]对于难度较大的体育动作,一小部分学生会害怕做,担心自己做不好,比如:跳高等。针对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分组式教学,在小组合作的帮助下使学生更好地克服恐惧,完成体育动作。小组合作的力量不容小觑,小学生更加能够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进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和运动,而有的学生不喜欢,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这些学生的观点,培养小学生正确、乐观的动机。错误的体育观念会导致学生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般学生都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伤害,所以不敢并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需要体育教师端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体育观念。
        二、通过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学生意志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得到更好地锻炼。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进行体育活动十分困难,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学生进行难度比较大的体育运动时,内心十分的恐惧,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跳大绳”为例:一、学生之前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留下了心理阴影,有的学生在之前的跳大绳活动中被绳子绊倒过,被绳子弄疼过,因此学生对跳大绳产生了恐惧心里,不敢再跳了。二、因为之前受过伤,所以学生对有关跳的互动都很排斥,不敢去尝试新的运动。

[2]三、有的学生没有尝试过,但是看到其他同学受伤了,难免会心生畏惧,不敢去尝试。
        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主动地去弄清学生畏惧体育运动的原因,并且采取科学合理地策略,及时解决问题:一、降低运动的难度;在体育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积极暗示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体育运动,加强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感受体育活动中的乐趣。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比如在开展跳大绳等运动前先进行热身运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运动的感觉,或者跑步等小型运动,做好热身运动后,再进行正式地运动,从而更好地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困难。
        三、创新教学方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再加上缺乏阅历,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大多数情况下不具备用自己的意志品质去克服一定困难的能力。面对这种状况,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来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提高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能力,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接力赛跑”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拼搏的意志品质;再比如通过“跳大绳”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敢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再者,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品质。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教学法”,采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达到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内心产生畏惧时,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并鼓励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做仰卧起坐锻炼时,在做到将近三十个,学生做不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如果能够坚持再做几个,就努力突破自己,如果真的觉得做不了了再停下来。对于学生要及时予以支持和肯定,看重学生的努力过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有效培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潜质,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体育锻炼,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姚茜,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体育美育),2095-6517(2019)03-0128-01
        [2]吴小明,简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与心理健康,1674-151X-(2020)02-044-02.
        [3]   魏昌皓,探讨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体育风尚.2019(03)
        [4]   钱旭,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