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喜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定吕小学 256656
摘要:师生互动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理念,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监控和学生的自律;教学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该研究主要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作逐一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对策
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注”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而互动式教学法恰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些理念。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活跃课堂气氛,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现出智慧的火花,,教学共振,到双方的最佳效益。
一、小学美术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发现有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没有完全、准确的理解“师生互动”的实质,从而使得师生互动变得流于形式、表面。
1.1互动实质的形式单调
这点主要指的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未能正确掌握师生互动的要领,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或一呼百应,或对答如流。互动徒具形式,无实质内容。比如,由于教师一些自身原因,使得师生互动的实际操作变得僵硬、拘泥、程序化,学生在这种条条框框下变得拘谨、小心,从而又回到传统课堂氛围,没有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的境界。
1.2互动方法的教学内容偏颇
这一点主要指的是教师对于师生互动的具体方法出现了错误理解。比如,就目前教学情况来说,问答式、讨论式、表演式等互动方法在各个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广为使用,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但是“热闹”之后,孩子们学到的东西又有多少呢?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互动需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心灵”的碰撞。
1.3互动评价的形式理解
教师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重新整合自己的知识。但是在目前美术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更注重师生互动的形式及过程,而忽略了师生互动中评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尽量少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比如,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我们在评价其优点之际,还需要说明为什么回答的好,而不是单纯的评价“这位同学说的真不错!”;学生未能说出预设答案,作为教师,应该环环紧扣的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1.4 互动的深度不够
多浅层互动,少深层互动。
表面热热闹闹,深层却是波澜不惊。有时甚至是点缀式互动,小组讨论,无机制,无准备,合作只有几十秒,毫无意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象一条孱孱溪流单线条前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1.5互动的互动作用失衡
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多边型互动。有时甚至是局部的互动,即课堂互动为少数优势群体享用,弱势群体无人问津,表现为偏爱的互动。在分析课堂中的师生角色时,我们常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把师生关系定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管是谁作主体、谁作客体,都是分离、对立的。于是师生互动也由此成为教师为主体或学生为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对作用和影响。而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双方活动应是交互性的,非对立性的,教师应成为普通一员参与互动,与学生形成包容、共享的互动关系。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对策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美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演讲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个演讲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使自己保持好参与的角色,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学生演讲完之后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所演讲话题的深入认识,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氛围活跃,为新课的教授做好了充足的课前准备。
2.2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本节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3语言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插入一些谚语、笑话、绕口令等来活跃课堂气氛。
2.4提问巧妙引目。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示教学重点,还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该从“信息源”转变为“信息平台”,从“指导者”变成“引导促进者”,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要创新,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探索,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张惠梅;中学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