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嘉雯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凤凰中英文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幼儿园里的学习是对幼儿今后接受小学教育而奠定基础的阶段,那么在这个期间开展有效的家园共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更好的了解今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关键字】:家园共育,幼小衔接,幼儿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启蒙教学的重要场所之一,它也是幼儿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幼儿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小学生活,将与家长们相互配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自我管理以及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的培养,进而使的幼儿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家园共育对幼小衔接的意义
1、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个人品行的影响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行,幼儿园就应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进而更深入的去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式和方法,以此来为步入小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相互配合,可以共同给予幼儿正确且有效的习惯引导,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而顺利开展幼小衔接教育。[1]
2、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幼儿时期的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些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幼儿园里是很难调整幼儿的生物钟,所以家园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是可以对幼儿的作息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便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为了很好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适当的于家长采取联系,让家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安排一些有效的活动,从而使的幼儿可以快速的适应。与此同时,家园共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事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家园共育中有效开展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
1、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由于现在绝大部分的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在家照顾的,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事事都不会做,从而导致了幼儿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程度上的不足。
然而在小学的教学中,有一些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都是需要幼儿独自一人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就需要家园合作积极的引导幼儿,还要要求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如,在家起床后,要要求幼儿自己穿衣服、刷牙、吃饭、收拾自己的书包玩具等等,以此来培养幼儿掌握基础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在幼儿园里教师也要多给予幼儿集体服务的机会,如每天安排教室值日的工作、帮助教师发放书本和文具、管理班级的植物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对幼儿今后快速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2、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其教学的形式更为直观有趣,能够充分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2]在开展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活跃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并且教师还要适当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来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理论化的内容知识点比较多,教师讲起来也比较快,这对于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接受。因此,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一同对幼儿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比如,幼儿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等,如果看到正确的行为,就要及时的对幼儿进行表扬,这对于其他幼儿今后习惯的养成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3、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时期的儿童还处于思想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家长应一同协作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在教师和家长营造共同的情感文化环境当中,幼儿可以随时感受到正能量的鼓励,并且还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变的更加独立和自信。另外,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确的情绪表达能力,这对幼儿今后小学教育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比如,教师可以在期中考试或者是期末考试以后组织家园亲子活动,邀请教师、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让幼儿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的到升华。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接受情感的洗礼和感动,对家园合作间的信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共同推进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对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因此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此来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学习生活品行,从而使的幼儿可以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云雪敏.有效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J].成长,2020:186-186.
[2]林晨曦.家园共育,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J].家长,2019:59-59.
[3]马永卿.家园合力,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204-205.